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纪念他,将此日设为端午节。其实,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而端午祭屈原,则始于五代十国时期……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他身后400多年的事了。
其实,在民间传说中,除了端午源于屈原说外,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而伍子胥比屈原要早上200多年,且端午习俗多属吴俗而非楚俗。
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距屈原去世已400多年,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称“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非端午专利。
再比如赛龙舟,唐代刘禹锡曾引古书说:“因勾践以成风,拯屈原而为俗。”认为它源于勾践操练水军,因来路不正,宋代和清代曾下令禁止赛龙舟,称其“废业耗民,莫甚于此”。
至于插艾草为屈原招魂,更属附会。六朝梁人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说:“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古人早知艾草可驱毒,《孟子》中便有“七年之病”需“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屈原是楚国人,春秋时各国历法均不相同,如屈原真是楚历五月五日投江,秦历也只会记作二月五日(据睡虎地秦简,秦“五月,楚八月”),则端午节只能改期。
事实上,为方便记忆和推广,传统节日常采取月日相同的方案,如元日(一月一日)、青龙节(二月二)、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四月四)、端午节(五月五)、晒霉节(六月六)、七夕(七月七)、重阳节(九月九),下半年节日相对少,一是因收获期太繁忙,二是因冬季农闲期长,不再需要通过节日来调整。
可见,端午节原本只是诸多节日链条中的一环。五月正值春夏之交,瘟疫多发,故民俗多与防病、健身、吃药相关。汉朝时,皇帝此日要向大臣赐“枭羹”,即用猫头鹰做成的肉羹,传说猫头鹰食母,造成阴气(母属阴)损耗,所以要“是日之”,不仅要,还要撕碎,即所谓“磔”,而民间吃不起“枭羹”,常以蛤蟆羹替代,因蛤蟆喜夜间鸣叫,属于“阴物”无疑,人们坚信食之可以滋阴。
显然,绝大多数民俗节日来自日常生活的需要,与英雄人物发生关系往往是人为建构的结果。以吴均为例,他所处的南梁与屈原时的楚国颇似,内部纷争不已,社稷摇摇欲坠。因私撰《齐春秋》,吴均被梁武帝所恶,丢了官,稿亦遭焚,故不敢言楚亡事,怕被误会为影射,只能用荒诞小说来寄托忧思。
唐天宝年间,为加强社会控制,唐玄宗下令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屈原被封为昭灵侯,正式享受官家烟火,每年春秋各一次。五代十国时,官祭屈原的时间始设在端午,宋代封屈原为忠洁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圣谕“岁以五月五日”致祭屈原。
在皇权不断的鼓励下,屈原影响力渐次压倒伍子胥、曹娥等,成为端午代表,而此前种种民俗,自然也就都与屈原有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