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墅关地区,在良渚文化期间(距今5000年以前)即有部落居于此。
1956年,江苏省文物
管理委员会文物普查中,曾发掘浒墅关“甑瓦遗址”,“判断为公元前商周至春秋中后期”,下层“迭压着良渚文化遗存”。
1986年,该遗址定为县(市)文物保护单位。
商末(距今约3100年)属“勾吴国”。
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泰伯十九世孙寿梦称王(寿梦元年),吴国始有纪年,浒墅关地属吴国。春秋战国期间,亦为吴越楚诸侯辖地。
秦设郡县,疁地属吴县,至隋因袭不变。相传秦始皇求吴王剑发阖闾墓,白虎蹲于丘上,逐之廿余里虎踪消失,因名其地为“虎疁”,即浒墅关最早的名称。
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析吴县,分置吴县、长洲县,疁地属长洲县辖。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钱鏐封吴越王,虎疁属吴越国苏城西北要地。其间,“唐讳虎,吴越忌疁”,故改地名为“许市”、“浒墅”。
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设浒墅钞关于长洲县二都六图浒墅镇”。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六月,太平军攻占浒墅关并占领苏州府城,建“苏福省”,浒墅关为太平军苏福省会城西北太平军营垒要冲地。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十二月,清军重占苏州城,仍恢复旧制。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1月,江苏都督府颁令废府、州,并县厅。同月,苏州改称吴县。浒墅关为吴县首镇。
民国17年(公元1928年)12月,吴县城区划出建苏州市,市、县分治,浒墅关镇隶吴县。19年5月,苏州市撤销又归属吴县。镇属不变。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12月伪苏州地方自治委员会成立,县、镇均由其辖,浒墅关镇为伪吴县知事公署划定的26个乡公所之一。
民国29年(公元1940年)9月,吴县西北地区渭黄(渭塘、黄埭)区人民抗日自卫会成立,浒墅关先后由翌年的漕南、东桥(3月、4月成立)及漕东、黄桥(2月、6月成立)四区中的漕南、东桥及黄桥三区域所辖(除镇区日伪统治)地域。
民国33年(公元1944年),浒墅关区由日伪军控制统治外,其广大乡村均由苏西县的阳山、彭山区行政办事处领导,开展抗日游击活动,直至34年8月抗日胜利。
民国34年(公元1945年)9月国民党吴县政府接收吴县,隶江南行署,浒墅关亦复战前隶属。
1949年4月25日,浒墅关解放,27日苏州解放。5月1日,吴县划出城厢区建苏州市,市、县分治。浒墅关属吴县首镇,直至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
1958年冬,浒墅关周围诸乡合并为政、社合一的保安人民公社。办公机构设于寺桥弄。
1960年10月浒墅关及保安人民公社所属的兴贤、香桥大队划归苏州市。
1962年10月又划归吴县。期间为苏州市浒关人民公社。
1963年重归吴县后撤去“公社”为镇。镇政府于竹青桥堍。
1987年8月17日,浒墅关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实行镇管村体制。
1988年11月19日,浒墅关由吴县划归苏州市郊区管辖。
1992年7月,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驻地在共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