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历史沿革


克什克腾旗出土的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夏与前商时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先后有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汉等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

夏与前商时期,为商族居地。商族南迁,嬗为山戎、东胡地,至秦末。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匈奴败东胡,本旗属匈奴左地。“匈奴秋马肥,大会林,课校人畜”(林,即今旗境南罕坝)。中期后,南属乌桓,北属鲜。

东汉建武廿五年(公元49年),乌桓南迁,嬗为鲜地。初属辽西鲜,继为宇文鲜,东晋末叶属慕容鲜。

十六国时期,南属库莫奚,北属契丹。南北朝全境为库莫奚地,隋朝南属契丹,北属。

唐贞观廿五年(648年),契丹首领大贺氏耶律哥窟举部降唐,唐将其划入河北道,并设羁縻府,本旗地属松漠都督府。安史之乱,唐对契丹失控,至五代,本旗复属契丹。

辽属上京道,道下置州县,境东南属饶州,并有临河(治所在今墨里黑图)、安民(治年在今土城子)两县,南境为仪坤州(治年在今万合永乡榆树林子)辖来远、广义两县,统和十三年(995年),来远并入广义。饶、义两州户民,皆自勃海迁入。

金,于天眷元年(1138年)改上京道为北京路,辖本地。承安三年(1199年)建全州(治所在今乌丹),本旗改属之。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成吉思汗在渔儿泺(今达里湖)驻夏,为协定中原勋臣弘吉剌氏“赐农士”,将境西及北部(今赛罕坝、浩来呼热、达来诺日、巴彦查干及其以北)分封给特薛禅长子按陈,东北部(今热水塘以北)分封给特次子阿忽台,中南部(今西拉沐伦河以南至围场县北部)分封给特三子册。全境为弘吉剌氏私藩。

至元七年(1270年),弘吉剌氏万户斡罗陈,在其驻地答儿海子(今达里湖)建应昌城,至元廿二年(1285年)升为路,领应昌县。

明代,初为北元占据,洪武廿一年(1388年),明将蓝玉攻克应昌,更名清平镇,由大宁都司应昌卫管辖。后属兀良哈三卫之朵颜卫。正德元年(1506年),鞑靼部首领巴图孟克(达延汗征服兀良哈,在漠南建左右两翼三万户,本旗属左翼兀良哈万户,嘉靖廿二年(1543年),兀良哈万户分裂。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大汗达赉逊库登汗东迁。本旗隶属察哈尔部。

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克什克腾部归降后金,顺治九年(1652年),清廷招编克什克腾部为克什克腾旗,隶属于昭乌达盟。

道光五年(1825年)设白岔巡检司管汉人,隶属于多伦诺尔厅,即汉民地区属多伦诺尔,蒙民地区仍属昭乌达盟。

民国2年(1913年),撤销白贫司,建经棚设治局。翌年11月改设治局为经棚县,隶属于热河特别区。

伪满时期,伪大同2年(1933年)5月,日军侵占经棚,伪康德元年(1934年)1月,撤销经棚县,并入克什克腾旗,隶属于伪兴安西省(开鲁)。

伪康德10年(1943年),伪兴安西省撤销划入伪兴安总省(海拉尔),本旗属之。

1945年8月16日光复,在苏军参予下于经棚成立维持会。12月1日,克什克腾旗、经棚县政府同时成立,隶属于热北行署。

1948年3月,撤销经棚县,统归克什克腾旗,隶属于昭乌达盟。

1969年7月27日凌晨起,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7月1日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建赤峰市,克旗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