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清河境内是淮夷、徐戎活动范围。

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先属吴、越,后归楚国。

春秋末,属吴。吴被灭后属越。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说属东海郡,也称郯郡),淮阴县治所设在甘罗城(在今码头镇东北一里许,相传为秦上卿甘罗所筑)。

西汉初,分出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今洪泽湖内和洪泽、盱眙的部分地区)。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十一年,韩信被,淮阴侯国取消,仍称淮阴县。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富陵为其属县。

王莽篡汉,改淮阴为嘉信,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

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

三国时属魏,魏承汉制,没有变更。

晋武帝初,仍属临淮郡。太康三年(282年),移广陵郡治于淮阴,至晋元帝渡江,广陵郡移去,其间共三十四年。

东晋永和八年(352 年),荀羡以北中郎将徐州刺史镇守淮阴。

南朝刘宋泰始三年(467年)淮河之北被北朝占领,刘宋于淮阴侨置兖州镇,七年(471年),改称北兖州。 萧齐建元四年(482年),兖州镇移去。永明七年(489年)复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

梁改为淮州,郡治淮阴故城,县改称怀恩。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萧弄璋为北兖州刺史,州民发兵拒之,于是淮阴复称北兖州。侯景派直阁将军羊海帮助萧弄璋,羊海带着队伍投降东魏。东魏踞淮阴,仍称淮州郡怀恩县。

陈太建九年(577年初), 恢复县名为寿张。再立东平郡。

隋初,复为淮阴郡,不久废淮阴郡为淮阴县。大业初(605年),并淮阴于山阳(今淮安区) ,山阳兼并淮阴从这时开始。

唐武德初年,恢复淮阴县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阴第二次并入山阳县;乾封二年(667年),淮阴又从山阳划出恢复县建置。

五代至北宋时,依旧称淮阴县。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划出淮阴县西境置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淮阴县。绍兴五年(1135年),废县为镇;后一年复为县。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在淮阴故城北、泗水入淮口(即古泗口,又称大河口)设置清河县,清河县名自此始。

元初,清河、淮阴、新城三县并置,撤销清河军,以县属淮安路录事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淮阴入山阳,淮阴于是四入山阳,而清河因为后成立而独自存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县尹耶律不花迁清河县城于甘罗城,清河始得淮阴故地而 县境及 于淮水之南。

明初,清河县城仍在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直到崇桢元年(1628年),因水患和战乱并起,复迁治甘罗城。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治仍迁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隶属淮安府。康熙中,县城屡圮于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上疏请求移治,获准后次年迁至山阳的清江浦,而割山阳靠近清江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清江浦成为清河县的新县治,除南界棠泾(今周桥)、青州涧(今氵义河),仍属山阳外,古淮阴之地全部归清河县所有。

民国初,废淮安府,县直属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年),清河县复称淮阴县(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之故)。仍设治于清江浦。并设淮扬镇守使衙门、淮扬道伊衙门于此,淮阴为其属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清江浦,淮阴县为其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军入侵江南,江苏省政府迁避于此。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 月,抗日战争胜利。9月,新四军解放淮阴城,取清江浦简称成立清江市,农村仍为淮阴县。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淮阴城,城区与淮安合并为两淮市,市府驻清江浦。农村为淮阴县。

1951年1月,县城从淮阴县划出,单列为清江市,淮阴县政府搬迁至王营镇。

1958年8月,清江市与淮阴县再次合并,成立淮阴市。

1964年10月,市县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均隶属于淮阴专员公署。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同时以里运河为界析清江市为清河、清浦2区。

2001年1月1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清河区属之,辖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