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分类:节日手抄报 / 安全手抄报 / 手抄报素材 / 学科手抄报 / 生活手抄报 / 环保手抄报 / 主题手抄报 / 手抄报模板 / 简笔画 / 手抄报推荐 /
首页 >>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历史沿革的历史典故


2022-08-28 22:28:20 ,,


夏朝,沂水县北境、东境入青州,其南境入徐州。

商朝,沂水地属人方。

西周,沂水地属鲁国。

春秋,沂水地为郓。莒鲁之争后入齐。

战国,沂水地为盖。

秦朝,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

西汉,沂水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

东汉,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县升为郡。

三国,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

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元康七年(297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自永嘉以后(东晋),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咸和二年(327年)至义熙五年(409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

南北朝时,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

隋朝,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沿用至今。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沂地属莒州,贞观八年(634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

北宋,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金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

元朝,1234年元灭金,此时归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

明朝,明初因之。洪武九年(1376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

清朝,清初因之。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莒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沂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四年(1915年),改属济宁道。十四年(1925年),改属琅琊道。

1928年裁道,直属山东。二十五年(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二十八年(1939年6月),日本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三十年(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三十二年(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三十三年(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三十三年(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三十七年(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

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8月恢复沂水县名称。同时,沂北与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水、莒沂县仍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

1950年5月11日,属山东省人民政府沂水专区。

1953年8月,沂水专区撤销, 并入临沂专区,莒沂县撤销,9个区归沂水县,沂水县属临沂专区。

1967年,县改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地区。

1994年4月21日,临沂地区撤销,建立临沂市(地级),县仍属之。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历史沿革的历史典故, ,, 您还可以浏览 节日手抄报 / 安全手抄报 / 手抄报素材 / 学科手抄报 / 生活手抄报 / 环保手抄报 / 主题手抄报 / 手抄报模板 / 简笔画 / 手抄报推荐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www.xsbhly.cn      Sitemap    Baidunews
版权所有:手抄报网 ALL right recesived。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