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榆阳区南部隶属上郡肤施县,北部隶属新秦地之九原郡,其县置不详。
汉高祖元年(前206)二月,项羽自立为楚霸王,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占据上郡,称翟国。二年(前205)翟王降汉,汉再置上郡。三年(前204),匈奴右贤王部南下占抵上郡肤施“旧塞”(旧塞,即秦昭襄王时筑的长城)。时榆阳区北部为匈奴占据,南部归汉上郡肤施县。汉元朔二年(前127),武帝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此后,增置郡县,屡迁关东等地贫民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并将归降的匈奴人、西域龟兹国人安置在这些地区,其聚居地称为属国,设属国都尉治所,派都尉(官员)监管。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榆阳区设有龟兹属国都尉治所(史籍亦称龟兹县,在今牛家梁乡古城滩),境南(今鱼河地带)属重置的肤施县、境东(今安崖地带)属新置的鸿门县。东汉初仍袭旧置。东汉永初二年(108)羌、南匈奴人反汉,汉廷镇压失败,五年(111),下诏将上郡治所由肤施迁至衙县(今陕西白水县东),所领肤施、龟兹等县废。永建四年(129)上郡治所迁回肤施。次年,汉廷下诏将死罪囚犯遣戍北地、上郡等地。永和五年(140)南匈奴联结羌、胡人再起攻汉,上郡都尉,占据西河、上郡等地。上郡治所二次迁至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榆阳区被南匈奴及羌胡占据,无建置。
三国至西晋,榆阳区为羌胡占据,未置郡、县。东晋大兴三年(320),前赵帝刘曜(南匈奴人)出兵征服上郡氐羌人,上郡,归前赵。咸和三年(328),羯人石勒打败刘曜建立后赵,统辖上郡。升平三年(359),南匈奴刘卫辰(赫连勃勃父)统部驻屯代来城(今境内巴拉素白城台),榆阳区大部属卫辰地盘。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榆阳区属大夏。不久筑大夏国都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
南北朝时期,北魏始光四年(427),北魏击破大夏后,设统万镇,榆阳区属北魏统万镇。太和十一年(487),北魏将统万镇改置为夏州(治所设统万城),领化政、阐熙、金明、代名4郡9县。榆阳区北部属代名郡,属县无考。南部置革融县,属化政郡。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化政郡改称弘化郡,县置仍循北魏旧制。
北周初,撤革融县,辖地并入弘化郡岩绿县(治所在今横山县)。保定三年(563),增设银州(治所在今横山党岔)开光郡、开光县(治所同在今榆阳区安崖芦家铺)。四年(564),夏州弘化郡下设宁朔县(治所在今榆阳区西南)。大象二年(580),撤开光郡,所辖开光县隶属于中乡郡(郡治所在今佳县柳树会),属银州领。
隋开皇元年(581),境内建置如前。因避文帝杨忠名讳,中乡郡改称真乡郡。开皇三年(583),撤郡改以州领县,境内涉及有儒林县(治所在今鱼河地),属银州领;开光县(同前);德静县(治所在红石桥古城界),属夏州领。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撤银州,所领榆阳区儒林、开光改属雕阴郡(治所在今绥德);夏州改为朔方郡,榆阳区所置德静、宁朔县仍属之。大业十三年(617)三月,夏州朔方郡鹰扬郎将梁师都依附突厥反叛隋廷,建梁国,共12年。此期间,榆阳区属梁国。
唐代,实行道、州、县建制。贞观二年(628),唐灭梁师都,关内道复置银州、绥州、夏州,涉及本境有银州儒林县、开光县,夏州德静、宁朔县。开元二年(714),银州抚宁县治所迁于榆阳区(在今镇川地)。天宝元年(742),银州改银川郡、夏州改朔方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银州、夏州。光启二年(886),党项羌族首领拓跋思恭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定难军(今榆林及内蒙伊盟部分)节度使,领辖银、夏、绥、宥等州,榆阳区南部归银州,北部归夏州。唐末、五代至宋初,榆阳区一直为党项定难军割据地。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宋朝设路、府、州、军、监建置。七年(982),党项定难军留后(官名)李继捧献银、夏、绥、宥、静州归宋,隶属于陕西路。继捧族弟李继迁率党项族众反宋,相继攻占银州等地。此后他几经降宋叛宋,长期控制银州、夏州等地。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继迁孙)在兴庆府(今银川市)称帝,建西夏国。榆阳区属西夏银、夏州领地,元丰四年(1081),宋军相继攻占罗兀(在今镇川)、银州、夏州等地。次年九月,西夏大军大举反攻,夺回银州、罗兀等城寨。六年(1083)宋与西夏议和。元符元年(1098),宋攻占罗兀、开光(在今安崖)等堡寨,宋崇宁四年(1105),宋军再次攻占银州城,之后与夏再议和,并改罗兀城为嗣武城。
金天会六年(1128),金兵占领境东南地区,开光、嗣武城等地属之。正大三年(1226)置嗣武县,次年并入米脂县,时榆阳区东部属佳州,南部属米脂县,西北地已成蒙古势力范围,无建置。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建置。榆阳区长城以南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绥德州米脂县,长城以北无建置,为蒙古游牧地。
明洪武四年(1371),置绥德卫。九年(1376)绥德卫千户刘宠率领军民屯驻榆林庄(亦称榆林寨,在今榆林城普惠泉北)戍守,设千户所(军事建制),统辖榆林庄附近十八军寨。正统二年(1437),为抗御蒙古鞑靼、火筛等部南犯,延绥镇都督王桢率领军民始筑榆林城堡,并相继将榆林千户所领辖的鱼河、岔河儿(即后常乐堡)、水地湾寨(即后双山堡)及响水堡、高家堡等寨堡,或改建或增建为城堡。
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卫(治所设榆林城)。九年(1473),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城。成化至嘉靖年间,在榆阳区先后迁建常乐堡,增建归德、建安、保宁、镇川堡,并在堡下设柴塘(屯集粮草的地方)。明代中叶起,榆阳区卫堡亦兼行政建置,直隶延绥镇榆林卫、中路道双重领辖。
清初仍沿明代旧制,境内所设卫堡及各柴塘军屯地仍隶属榆林卫、中路道。
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卫改置榆林府(治所设榆林城),同时设榆林、怀远(今横山)、靖边、定边4县,归榆林府领辖;将原榆林卫中路道保宁、常乐、双山、归德、鱼河、镇川堡及这些堡地所设的13柴塘地和榆林城划归新设榆林县领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将葭州建安堡划归榆林县。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州建置,设省、道、县。
民国二年(1913),设榆林道(治所在榆林城),榆阳区属之。
民国15年(1926),撤销榆林道,榆阳区直隶省辖。
民国22年(1933),榆阳区实行保甲制,全县划设6个区。24年(1935)陕西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榆阳区属第一督察区(榆林)。26年(1937)将联保改设为乡、镇。
1946年10月13日,镇川、鱼河一带解放,10月31日建立镇川县(治所设镇川堡),下设镇川、上盐湾、鱼河、清泉(今榆阳区所辖)、响水、武镇(今横山县所辖)6区42乡。
1949年4月,镇川县改称榆林县。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榆林县、榆林市同隶属陕甘宁边区陕北行署榆林分区管辖。
1950年4月,榆林县、市合并为榆林县,属陕西省榆林专区(专署设榆城)管辖。
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6个县并入榆林专区,专署所在地仍设榆林城。
1958年9月撤销区、乡建置,榆阳区组建22个人民公社、1个城关镇。
1958年12月10日——1961年9月1日,横山县并入榆林县。
1984年7月,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改设为乡(镇)、行政村建置。
1988年9月1日,榆林县改置为榆林市,属榆林地区管辖。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