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赤乌中(245年前后)置石埭场,因秋浦河上游钓鱼台溪流中有三巨石壅塞,犹如埭堰,锁琏溪、管溪、鸿陵溪三水,舟楫不通,故名。
西晋太康二年(281),改隶宣城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晋成帝因避杜皇后讳,改陵阳县为广阳县,南朝因之。梁大同二年(536)置石埭县,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宣城郡,设宣州,石埭并入南陵、
秋浦。
唐永泰二年(766),洪府都督李勉奏割秋浦、青阳、泾县地复置石埭县,属江南西道池州。据《元和郡县志》:“石埭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有两横石壅江,有如埭焉,因为名”,据《太平寰宇记》:“因贵池原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
五代,本县地属吴、南唐。后升池州为康化军,石埭属之。宋开宝七年(974),康化军复为池州。
宋时,全国分为十五路,后改为十八路,又改为二十二路。石埭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升池州为路,石埭属池州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十月,改池州路为池州府,石埭县属之。直至明、清沿袭不变。
民国元年(1912)元月,裁府留县,石埭县直属安徽省。
1914年6月,设芜湖道,石埭属之。
1928年废道存县,石埭县直属安徽省。
1932年10月,石埭县属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38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区属皖南行署。
1949年4月24日,石埭县解放。同年5月13日改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
1952年2月,池州专区撤销,石埭划归皖南行署徽州专区,同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徽州专区。
1956年元月,撤销徽州专区,石埭改属芜湖专区。
1959年1月1日,石埭县与太平县合署办公,同年3月22日正式撤销石埭县。
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分太平、贵池县地置石台县,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
1980年1月池州地区撤销,改属徽州行署。
1988年1月划属安庆行署,同年8月设立池州地区,9月改由池州地区领辖。2000年6月设立池州市,石台县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