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江淮地区东部史前龙虬文化的龙虬庄遗址,表明七千多年前境内便有人类的璀璨文明。
春秋,吴邗沟地,越并吴属越。
战国,楚并越属楚。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灭楚,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亦称秦邮。
西汉,先后属荆国、吴国、江都国。武元狩五年,置高邮县,属广陵国。
东汉,高邮县属广陵郡。
东汉末,高邮县废。
三国,地属广陵郡,先属魏,后属吴。
西晋,复高邮县,属临淮郡。
东晋,高邮县属广陵郡。
东晋和南北朝,高邮西北(今金湖县、天长市部分)侨置幽、冀、青、并州及后魏平阿县,由此形成北阿镇(三阿),与平阿湖、下阿溪三者合称三阿等地名。
南北朝期间南宋置高邮县,属广陵郡,又划设临泽县,属海陵郡;南梁起,先后置广邺郡、神农郡,辖高邮县划设的高邮、竹塘、三归三县;临泽县仍属海陵郡。
隋,竹塘、三归、临泽三县仍并入高邮县,属吴州(不久改称扬州),后属江都郡。
唐,高邮县先后属兖州、邗州、扬州、广陵郡、扬州(均为现扬州)。玄宗元年,划江都、六合、高邮三县部分地区置千秋县,天宝七年改称天长县。
五代十国,高邮县先后属吴都江都府、后唐东都(扬州)、后周扬州大都督府。
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
宋,开宝四年置高邮军,直属京师。诏文为:惟彼高邮,古称大邑,舟车交会,水陆要冲,宜建军名,以雄地望。军同下州高沙郡,辖高邮县;熙宁五年军罢,县属扬州;元祐元年,复置高邮军;建炎四年,升高邮军为承州,领承州、天长军,辖高邮县与兴化县;绍兴五年(1135年),废州,县属扬州;绍兴三十年,复为军,仍领高邮、兴化二县。
元,至元十四年,置高邮路,辖高邮、兴化二县;至元二十年,改为高邮府,辖高邮、兴化、宝应三县,属扬州路。至正十四年,张士诚在高邮建都,国号大周。
元末,高邮改为散府。
明,洪武元年,置高邮州,领兴化、宝应二县,属扬州府;洪武四年,升守御所为高邮卫。
清,顺治元年,置高邮州,属扬州府,不久遂为散州。
民国元年,废州为县。在中国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高邮县澄子河以南地区曾先后属江高行政区、江都县,高邮湖西菱塘地区曾先后属天高县、甘泉县、东南县、仪扬县、仪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设高邮县。
199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
1991年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实行计划单列。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使高邮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高邮是大运河沿线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存的城市,在大运河沿线58处遗产点中,高邮有3处,其中盂城驿、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高邮独有的,淮扬运河主线纵贯高邮南北共43.6公里。这三处遗产包含了从车逻到界首运河沿线几乎所有文化遗产。车逻坝、南门大街、镇国寺、平津堰、杨家坞、万家塘、御码头、马棚湾铁牛、界首大码头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