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八十七神仙卷》是谁画的?其中87个神仙分别是谁?


《八十七神仙卷》是谁画的?其中87个神仙分别是谁?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极其优秀的画作,这些画作能够流传至今更是一个奇迹,但是毕竟时间久远,中间一定发生过很多事情,它们的流传也是几经波折。而古代堪称“画圣”的吴道子,有一副《八十七神仙卷》,上面画了八十七位神仙,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而近现代画家徐悲鸿与这幅画也有很深的渊源,他经历过些什么呢?

《八十七神仙卷》图中的行列应由八十八位神仙组成,但却少了第一位的神将。图中描绘了东华帝君、南极帝君、扶桑大帝在侍者、仪仗、乐队的陪同下,率领真人、神仙、金童、玉女、神将前去朝谒道教三位天尊的情景。图中神将开道,压队;头上有背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贡品、乐器等,簇拥着帝君从右至左浩荡行进。队伍里,帝君、神仙形象端庄,神将威风凛凛,众多仙女轻盈秀丽。作者将众神仙安置在和画面平行的廊桥上 ,桥下莲花盛开,祥云舒卷; 桥上锦旗招展,神仙们列队前行,他们或手持鲜花宝瓶,或高擎锦旒旗帜,或手握各类乐器、宝剑,等等;众神仙表情尊贵肃穆,衣裙随风飘拂,队列连绵不断,阵容蔚为壮壮观。画面中七位仙女执各种乐器簇拥而行,手持琵琶、竹笛、芦笙、腰鼓等乐器,边走边奏。此外,卷首、卷尾人物还有某种程度的缺失。

《八十七神仙卷》上面并无落款,因此对于该画作的创作年代和创作背景一直都有争议,大致分为“唐派”和“宋派”。以现代画家徐悲鸿、盛成以及张大千等人为代表的画家认为该画作创作于唐代,其中谢稚柳、张大千却认为该画作创作于晚唐时期,而徐悲鸿认为出自于盛唐画家吴道子之手。

吴道子生活的年代,正是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唐代的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更是全国文化中心。画家们上承阎立本、尉迟乙僧,群星璀璨,绘画之盛蔚为大观。吴道子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与此同时,佛道内容经南北朝画风的渗透融合,至唐代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集中表现在吴道子笔下的释道人物身上,便产生了宗教艺术与“吴家样”的完美结合。在此背景下,吴道子创作出了诸多道教画作,而《八十七神仙卷》有可能也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

以黄苗子、 杨仁恺、徐邦达等人为代表的“宋派”则认为该画作创作于宋代,并认为是《朝元仙仗图》的摹本。

《八十七神仙卷》以道教人物为主题,描绘了天庭朝会的盛大场面。画面中绘有东华帝君、南极帝君、扶桑大帝三位主神,十位神将,七位男仙官,六十七位金童玉女。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规则意在自然而不受限于时空。作品正是吸取了中国古典绘画构图的精髓,采取“散点透视”的手法,在这样一个狭长的画面中,八十七位神仙平行排列于同一视平线上。三位主神处于画面的视觉重心之上,在众神的拥簇之下前行。画面中的人物互相遮挡叠加,每一个人物安排得错落有致,没有一个完整形象,画面的空间感和节奏感十足。将每个人物的头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起伏的曲线,形成了律动的画面效果。画面统一而有变化,规律而不呆板。充分体现了中国绘画自由、灵活的独特构图范式。

在时空上,画家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空间,祥云、荷花、树木等事物完全摆脱了自然的束缚而出现在同一平行画面中。这些事物出于自然,而又不受自然的局限,完全按照画家个性的审美情趣,为主题和人物服务,整个画面超乎自然,蕴含着突破时空的审美理想,正符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意向布局”的精髓。在画面的最左端,画家安排了一棵向左倾斜的树,仔细体味作者的用意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桥头岸边一棵左倾的树表明朝拜队伍刚刚出发,在形式上收拢画尾,与众仙人向左运动的态势相协调,加强了纵深的层次感。充分体现了画家对细节匠心独运的把握。

里面有西王母,也有太上老君、千里眼、顺风耳、观音等神仙,具体的很难有人能说清楚,只有画家自己知道罢了。主要欣赏的是那种群仙云集的意境,而非注重是哪些人物。

这幅唐画《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佚名,深褐色绢面上用遒劲而富有韵律的,明快又有生命。国宝《八十七神仙图》力的线条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那优美的造型,生动的体态,将天王、神将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使整幅作故具有天衣飞杨,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没有任何款识,但徐悲鸿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出于唐代名家之手的艺术绝品。它代表了我国唐代人物画白描技法的杰出成就。无怪乎徐悲鸿的好友--张大千和谢稚柳见之也对其夸赞不已。

张大千认为北宋武宗元之作,实滥觞于此(指《朝元仙杖图》——北宋画家武宗元的惟一传世作品),而谢也认为是晚唐之鸿裁,实宋人之宗师,并喻之为稀世之宝,自己的收藏被同道好友赞赏品评,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徐悲鸿在《八十七神仙卷》跋文中写道,此卷之艺术价值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可与希腊班尔堆依神庙雕刻,这一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流作品相提并论。徐悲鸿将其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亲手将一方刻有悲鸿生命四字的印章,小心地打印在画面上。

从此,这被徐悲鸿视为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就日夜不离地跟随着他。而徐悲鸿也为自己能为这件已流失于外国人之手的国宝赎身,使其回归祖国,视为平生最快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