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丢飞是抓尖而不是抓柄?
谁说飞没有抓柄的了?
首先,现代飞本身就分直飞和旋飞两种。
直飞,就是题主说的抓柄。出手时到上靶尖在90度内旋转,发力一般分甩臂或抖腕两种。甩臂动作比较大,根据离手的距离差异,手腕和手臂会形成的角度也不同。抖腕动作小,以小臂和手腕形成寸劲,以食指的滑按背来控制力量和角度。
旋飞,就是握尖。旋飞半圈或者几圈后尖插中目标。距离不远、半圈上靶的叫指控旋飞,距离远、旋转几圈上靶的叫自由旋飞 。
然后,就传统来说,有中西方的使用差异。
很多人初次拿飞,都会本能地手执轻的那一头,而把重的那一头朝前,这样便于利用惯性发力。就像我们投掷绳子的时候会在一端拴上石块一样,利用重端的惯性带动轻端运动。
按照持法看,似乎可以简单分为外国是旋飞,中国是直飞。但是从发力(甩臂抖腕)方式来说,并没有这么简单。
题目中说的这种发方式现在可以笼统说成旋飞,此种发手法以往在西方比较常见。国外扔飞,往往倒捏尖,借用把的重量把扔出去,利用把与身力量的不均等加速飞旋转,产生冲击的戳力。这个动作是甩臂或抖腕来完成,主要用的是飞自身的重量。
而中国,单从持方式来说像是直飞的定义,但从发力方式来看就不然。 传统武术里,习惯把把贴在大拇指下的掌肌上,浑身一抖,全身力量加诸于这块掌肌,掌肌再将飞打出。古龙小说里写的飞是用这种方式,像《十面埋伏》这样的影视作品里也是遵从这种方式来表现,都是找了专门的武术人士指导问出的。
也就是说,题主说的这种可算简单的持法差异,也算中西差异。外国人把冲外,局部发力。中国人尖冲外,全身发力。传统飞都是身动则动。
中国武术的这种讲究不完全是出于飞投掷的方便考虑。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在于中国武术有武林规矩和师承传统。
在我们的习武者看来,运动方式要符合天理。背叫天,刃叫地,锷叫君,把叫亲,鞘叫师,尖才叫。手持把,尖朝外,天地君亲师是顺的。若手持尖,把冲外,则是颠倒天地,欺师灭祖。
现代武术,中西融合,尤其现在飞的表演属性加重,多见于马戏团等处,学的是西方的杂耍技巧,国内受西方影响日多。而且借助自身重量发力相对符合本能,所以看上去持尖的越来越多。但这只是其中一种发法而已,不是全部。
而现在国外也有直飞的,即握把投掷。所以区分并没有那么严苛了,每个人持的方式都会因为个人习惯和的形状有所改变。一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是不是抓尖丢出去就是尖刺中目标?
当然不是。
抓尖和抓柄,都可以尖刺中目标,这取决于发者的水平。
具体的核算方式涉及到攻击距离和准度。我不怎么懂,可以给一些飞爱好者的说法。
距离:
飞最基本的命中距离(也就是飞的基本翻转所需要的距离)有一个基本的数值,而命中距离是与翻转的倍数是成正比。也就是说飞在空中转几圈,跟攻击范围密切相关。
准度:
发者会根据靶子的距离不同而调整握持身的部位和发力角度,以期在距离变化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不超过一个基本命中距离)都能以正确的角度(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角度)命中靶子。
飞在空中的旋转周期和刺入目标的角度都是有一个平衡点的,想一击即中就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去找这个平衡点。
其中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原理,比如角速度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