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侗族的玉屏箫笛为什么堪称民族艺术品


侗族箫笛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在人们眼前最多的是钢琴、吉他等这些新时代的产物,现在又有多少人记得我们国家传统乐器的魅力呢?虽然这些乐器还有着传承,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呢?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侗族文化,来感受一下我国的“天籁之音”吧!

初冬时节,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宁静而秀美,浓郁的侗族文化,悠久的箫笛历史,让这个贵州武陵山区的县城魅力四射。从这里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玉屏箫笛”曾在1915年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自古侗族“爱乐尚器”守护着“萧笛文化”,让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绵延不绝。

玉屏地处贵州东部铜仁地区,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侗家人世代在此生息繁衍,形成了独有的“北侗文化”。在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箫笛制作和演奏是生活中最平常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侗家人“爱乐尚器”的生活习惯,使箫笛制作不断改进创新,演奏技艺别具一格。

走进玉屏,随处可见以箫笛为主题元素的各种装饰。

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侗族箫笛制作专家刘泽松说,玉屏箫笛的制作和演奏历经了500余年的发展,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历史上,玉屏箫笛曾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并在国内外获奖。“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是人们对玉屏箫笛的赞誉。

箫笛制作取材于县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经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制作而成,其中以笛身雕工细腻、刻精湛叫绝。素笛一只,每经师傅倾心打造,精雕细琢,必有飞龙彩凤缠绕而上,名词雅句镌刻其间,栩栩如生,典雅别致,原本普通的竹管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一件精美的民族艺术品。

“箫笛制作和演奏是我们侗家人的传统技艺和拿手节目,不分男女老少都有属于自己的箫笛。婚丧嫁娶,大小仪式,重要活动都离不开它,箫笛早已融入了我们侗家人的血肉,是我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箫笛,刘泽松满脸自豪。

作为侗族聚居地,这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典雅别致,高耸入云的钟鼓楼颇有气势,跨河而过的风雨桥情韵迷人,碧绿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连绵的武陵山脉环绕其间,可谓“流水如玉,青山为屏”,绚烂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印山书院是一座古朴精致的四合院,也是玉屏箫笛博物馆所在地,馆里藏品丰富,记录着箫笛文化的传播历史和发展轨迹。

玉屏县县委宣传部长吴红春介绍说,“技师们一直重视箫笛技艺的改良与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和传承人保护,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满足市场需求,还设计出可拆分的箫笛,便于携带。”

在玉屏县新店镇明德小学,每周星期三下午都能听到教室里传出的箫笛声。该校王老师说:“学校三年级就开始开设箫笛艺术课,通过‘箫笛进课堂’,丰富了校园生活,也培养了箫笛人才。”

地方政府着力培养箫笛文化传承人,推进箫笛生产产业现代化建设。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培养了2万余名在校学生,并组建多支箫笛演奏队伍。

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王俊铭说:“箫笛文化是玉屏精神的魂,是侗乡人民的根,要积极发扬侗家人‘爱乐重器’的良好文化习惯,保护并传承包括箫笛文化在内的‘北侗风情’。让民族自发的文化生活习惯成为箫笛文化经久传承不息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