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封禅”是一件大事 为什么司马谈没有参加呢


司马迁跟随孔安国学古文,跟随董仲舒学《春秋》。在西汉一代,以学问和品德来说,都很难找出比这两位更加杰出的人物。这是司马谈为儿子的教育所做的努力,从后来司马迁的学术成就来看,这样的教育是极为成功的。

司马迁当官就把中国西南走一回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

巡游天下回来之后,汉武帝便任命司马迁为郎中。郎中是皇帝身边的近卫,负责宿卫宫廷,但汉代往往会安排大臣或豪门之子,以及各种奇才异能之士来担任郎官。因为他们有机会见到皇帝,所以常为皇帝所重用。

司马迁担任郎中后,武帝就派他到外面去出使。去了哪些地方呢?“巴、蜀以南”是今天四川的南方,“邛、笮、昆明”则在四川峨嵋山和云南一带,等于再到整个中国西南地区走了一趟。

“还报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既是奉命出使西南,回来就必须向天子呈报出使的结果,这叫做“还报命”。“是岁”,这一年是元封元年,既然叫“元封”,就知道和封禅有关系。这一年,汉武帝要去泰山封禅。

“封禅”是什么?总经理向董事长报告业务

什么是“封禅”?说“封禅”是国家或天下大事,都不足以形容其重要性。“封禅”,是中国历史的大事。

用最简单的比喻,古人认为“天子”并不是这个天地真正的主人,只是代“天”来管理这个天下。如果用现代公司组织来说,天子只是总经理,“天”才是董事长。这就是为何当年康熙皇帝的祭天文告,要自称“总理河山臣爱新觉罗玄晔”的原因了。

总经理的业绩如果很好,上天就会对你有所福报;总经理的业绩如果不好,上天就会降下灾祸。再不改过,总经理可能就会被免职。

而封禅典礼,就是天子要向天地报告,他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此时应该举行一个典礼来感谢天地,让上天知道天下现在有多好,我们对祂的感激之心有多么强烈,这就叫“为民报德”。

因此历代君王一旦实行封禅,就等于向天下宣告“太平盛世”的来临。所以历史上的封禅次数并不多。

以西汉为例,从东周天下分崩离析开始,春秋战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当然没有实施封禅的条件。后来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也去泰山封禅,但下山时遇到狂风暴雨,秦朝也在短短十四年内灭亡,所以西汉人并不觉得那一次是真正的封禅。

西汉初年,陆续有楚汉之争、诸吕之乱、七国之乱,文景两代省吃俭用,百姓休养生息,因此也没有去封禅。到汉武帝时,他打算进行封禅大典,而此时距离上一位传说去封禅的西周成王,已经将近千年之久。

因此能够参加封禅大典,是几百年都未必能够碰到一次的机会。如今司马谈身为太史令,掌管天官,他绝对有资格参加。这是多少先贤苦苦等待却未曾遇到的机会,而他居然有幸参与此事,这是何等的荣耀!

于是司马谈跟着武帝封禅的队伍往泰山出发,但他发现事情愈来愈不对劲,因为武帝打算实行的封禅,根本就不是原来那么一回事。

千年一遇封禅大典,司马谈多嘴没得参加

从《史记.封禅书》的记载来看,武帝之所以要去封禅,是因为神仙方士们告诉他,想求长生就必须封禅,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福报。因此武帝根本是依照方士的意见,来设计封禅典礼。司马谈深深反对这种不是为民报德,而是为了自己求仙得长生的封禅。

倘若你是司马谈,请问这样的封禅典礼,你还要参加吗?

这样千年一遇的大典,如果不参加,岂不是遗憾终生?但如此荒腔走板的典礼,如果参加了却什么都不说,又怎么对得起自己身为太史的责任?

最后司马谈决定,他要劝谏汉武帝,让封禅典礼回归正途!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汉武帝决定把这个讨人厌的囉嗦老头留在半路,不带他去参加封禅大典!

“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于是司马谈就被留在周南,也就是洛阳附近,被禁止参加封禅大典。他因而悲愤病倒,眼看就要死掉了。

过去有些学者认为,司马谈是因为刚好生病,所以才留在半路,无法参加封禅大典。但从本文来看,这样的解释恐怕有问题。因为这句话中的“故”字,是“因为……,所以……”的意思,明显是因为“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所以才“发愤且卒”;而不是因为“发愤且卒”,所以才“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文章里的脉络清清楚楚,除非你要告诉我,司马迁连他父亲怎么死的都记错了,否则我们只能够根据本文脉络来分析。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闲。”

就在司马谈快要死掉的时候,司马迁刚好从西南出使回来,要经由洛阳到山东去见汉武帝“还报命”,没想到却在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周南,意外地见到了父亲的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