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大家,并且他自身博学多识。在我们都学过的《论语》中,就包括了很多他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他教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其理念至今都流传下来,对当今的学习依旧有着不错的启发作用。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多读多悟。孔子到了晚年,偏偏喜爱上了《易》,其痴迷程度,常常看了三遍也不厌烦,并且从中获得众多启发。这说明孔子是一个学到老,活到老的人,这种人能够在二千多年前存在,真的是稀缺,至少当今社会一直提倡这个,也没看有多少人可以保持下来。
2、能专能深。孔子曾跟从师襄来学习古琴,刚开始的时候,一首曲子就足以让他练了十来天。之后,师襄想让他换一首曲子,孔子不让,依旧练着这个曲子,说自己没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又过了一段时间,说自己没能领悟其中的音乐形象,继续钻研这个曲子。一个月之后,孔子就能这个曲子就是《文王操》,他从一个业余者,却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专业人士的水平,可见学习就得要专而不是广泛学习。
3、学以致用。鬼神这些东西,孔子是相信其存在的,但是却不去学习,因为在他的眼里学这些东西是毫无价值,没必要花时间去研究他们。可见学习是要有目的性,那就是可以用来研究现实世界的问题。
4、学会放松自己。孔子曾跟自己的弟子子路说过,叫他多去学学诗歌,当时的诗歌是可以唱的,就跟如今的流行歌曲一样。可见在孔子的眼里,学习的同时,也要附加音乐放松自己。
5、锻炼身体。本身孔子就不是一个弱不经风的人,而是身材高大,是一个擅长射箭的人,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也要多去射箭,以此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6、用心去学,以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在孔子的眼里,一个人的学习好坏,就在于其抱以如何的心态去学习,只有快乐的心态,才可以学好,并获得其中的真谛。
孔子临终遗言
曾在一次考古发现中得到一个好消息。关于春秋时代的竹简被出土,据相关考证,共有168片。这批竹简完整地记录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先生的临终遗言。这无疑是我国考古史,古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孔子画像
关于这一竹简,刚发现时它是被包裹在一做工很有考究的一猪皮囊内,并且它的囊外涂了大概有一寸厚的保护层,与空气隔绝。在其中竹简又被分成21捆(大概每8个一捆),分别装在丝绸质的袋子内。关于它的包装风格很像是现在中秋节的高档月饼盒。这一个消息一流传出去,就受到了广大群众以及考古学家的关注。关于后续的调研工作就用了将近500多名的硕士以及百名的博士生。
对其竹简所记载的相关内容,这份孔子临终遗言是有一位自称是孔子的后代---孔健所杜撰的。作为一名在中国国内宣扬儒家精神的孔子后人。用这份遗言来增加大众群体对伟大孔子的崇拜和敬重感,包括自己是“孔子正宗嫡系”的身份更加受重视。关于遗言的真伪,实质上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确实反映了孔子和儒学的真正本质,并且还体现了孔子教学的特点和服务对象。历程2000多年以来,孔子教学的人物一直都是延续这份遗言来做的。关于统治者也都是按照这份要领来统治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
孔子哪国人
在如今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各个国家对历史名人都很拥戴,就好像韩国人把屈原弄过去成为自己的,甚至把端午节也认定是自己民族的,这种行为恬不知耻。谁都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对于我们古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可恶的韩国人还想把孔子搬走,贴上他们韩国人的标志,却不知道,孔子早早打上了中国的烙印,他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是地道的鲁国人。
周游各国的孔子
虽然孔子的国籍已经很清楚,但是对此的争论依旧不休。更为可笑的是,孔子在中国,常常遭到我们恶意的批斗,在文革时期就被提出要打倒,而到了韩国,韩国人对他是普遍的尊敬。可见,在几十年前,我们就已经缺失了文化的根,与传统文化很难相联系,把孔子都给拱手让给了韩国,让他们将其奉若至宝。
在1934年,那时候还处于民间时期,出现了一本杂志叫《论语》,其中就有一篇文章就是论《孔子的国籍》,我们不管它的作者是谁,只知道文章上提到。在80多年前的日本,有个名叫广田弘毅的人,他每天都离不开论语,在出任日本的首相之后,常以论语作为自己的口头禅。
不仅仅是日本,连德国都要来掺这一脚,龚特作为德国的专家,认定孔子是北种人,而具体的论述不详。可见德国的孔子说,这只不过是一个笑谈罢了,虽然德国还建立过一所孔子庙,这样看来,谁又能说孔子当年没有到过海外游玩呢。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想,孔子是和国籍其实并不重要了,只知道他对世界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此哪个国家都想把孔子占为己有,可以谅解。
孔子论孝
孝这个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有老,下边有子,而老代表着两个年老的双亲,而子代表他们下面的子女们。因此孝就是身为子女,就要孝顺父母;而且又有子背着老的意思,意味着在父母年老之后,行动不便,子女们需要背着父母代步,充满着感恩之情。
孔子跟弟子论孝
关于孝,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提到,并且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跟自己的弟子讨论孝的真谛。
孔子说:“当我们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要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去世了的时候,得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假如你能做到三年不去改变父亲的方向,那这就是孝。”在他的眼里,孝就是对父亲的百依百顺,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来改变他的行为,对他有所不满,这就是不孝。
子游曾问过孔子,什么才是孝,孔子说:“如今什么才是有孝的人呢,那就是能够赡养自己的父母。人虽然能够养活的了狗和马,但是对它们不尊敬,这又有何区别呢。”可见孔子认为在赡养父母的同时,还得需要对他们尊敬,是晚辈对长者的尊敬,即位孝。
孔子说:“你的父母都还在活在人世,作为子女的就不应该出远门,如果非得出远门,那就去一定的地方,一定要回去。”孝是日常的,需要对父母不断地赡养,需要常常服侍在父母左右,而不能出远门,让他们担忧。
孔子说:“关于父母到底是多少岁,我们是不能不知道的。一方面替他们长寿感到窃喜,另一方面对他们年老了感到忧伤。”子女需要在意父母的年龄,对他们年龄的关心,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