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他和韩愈齐名,一生穷困潦倒,写了一首小诗,来感动所有人1200年。
公元751年,正值唐天宝十年,浙江湖州武康,小吏昆山县尉孟庭玢喜得长子。贫苦交加的孟庭玢,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儿子,日后却能留名千古,被我们现代人称为“唐代著名诗人”。因为自己没有钱,居住在城外,孟庭玢给儿子取名为“郊”。
孟郊长大后,渐渐露出了他木讷、不喜交友的个性。甚至可以说,孟郊是一个个性孤僻的人,生平没有朋友。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人会有才华,但必定难成大器,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朋友。可谁也想不到,孟郊后来能和韩愈齐名,并成为忘年交,屡屡受到韩愈的称道。
孟庭玢死得比较早,孟郊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不知道是受“孟母三迁”的影响,还是孟姓人的媳妇都非常贤惠,孟郊的母亲,在抚育孟郊这个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正面的指导,从而让孟郊终有所成,中了进士。
据史料记载,孟郊平生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前两次都落第。落第之后的孟郊没有回到浙江老家,而是在河南洛阳、嵩山附近游学,后来结识了韦应物,甚至还一度游览江南,可谓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我们也知道,孟家家世清贫,孟郊常年在外游学,过的日子自然是清苦不堪。孟母在家桑耕,也是含辛茹苦,最主要的是,孟郊常年在外漂泊,古代通讯不便,一走就是多年音信全无,一个母亲独自一人在家,那份对儿子的挂念之情,是难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
公元791年,孟郊41岁,再次回到家乡湖州,参加乡试并中了贡士,受母亲所命,前往当时的京城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再次落第。
公元796年,孟郊46岁,在母亲的多次催促下,第三次进京考试。此时,孟家几乎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即将再次远行的孟郊,甚至都找不到一件完整的衣服。因为洛阳在湖州的北方,孟母连夜为孟郊缝制了一件粗麻布大衣,以供儿子上京御寒之用。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那个场景:一盏昏暗的清油灯,母子两在灯下,满头白发的年迈老母,一针一线为中年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此情此景,既清苦,又温馨。
这一回,孟郊倒是扬眉吐气,终于高中进士。和现代影视剧中的情节大不一样,高中进士的孟郊,既没有什么驸马的名头,更没有高官厚禄相待,被举为“溧阳尉”。但至少也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举家前往洛阳定居。
回家迎接母亲的时候,孟郊写下了一首小诗,全诗6句30个字,通篇白描,生动记载了自己临行前母亲为自己做寒衣的场景。或许,连孟郊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首小诗,会成为千古名篇,1200余年之后,至今犹在影响者我们。这就是《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是,溧阳尉这个职位不高,和孟郊父亲当年的武康尉相差无几,孟家还是处于贫困线下。多年的漂泊,孟郊结识了韩愈。尽管孟郊比韩愈年长17岁,但韩愈对他非常推崇,有“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的评价。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成就上有开宗立派之风,孟郊也和他齐名,被后人称为“韩孟”。
《游子吟》这首小诗,对普通而伟大的母爱,做了亲切而真淳的颂唱,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游子吟》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一个非常普通的场景,而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寒衣是古人外出远行不可或缺的必备物资,有钱人家或可大肆置办,更多的是孟郊这样的贫苦人家,只能靠自己一针一线缝制。从“线”到“衣”,人物间的跳递,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两句完全是白描手法,不带有任何作者感情、而深情却无处不在,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流露着母子情深。老母亲或者没读什么书,将对儿子的关爱,全部缝制在一针一线之间;天下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儿女承欢膝下、尽享天伦之乐?
未及远行,已有“迟迟归”之哀,慈母的舔犊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间流露出来。拨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也唤起普天下的儿女们,对家乡、对家中老人无限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思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人以为,最后两句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其实,用“比对”来形容这两句,似乎更符合作者的内心活动。寸草心犹有报答春光之意,何况人乎?为人子、为贫苦人家之子,能力或许不大,以寸草心指代,非常的符合身份。
草木无情之物,也思报答春光,“乌鹊有反哺之恩”,为人子者,难道还不如无情之草木、不如无情之牲畜?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
孟郊一生颠沛流离,直到晚年才略有起色,自己迟暮之年,老母更已是风中残烛。饱尝世态炎凉、穷愁之人,对亲情之可贵才有更深的领悟。苏轼评价这首诗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总之,《游子吟》这首诗,没有任何优美的辞藻,也没有多少修饰手法,淳朴而自然,却最能讴歌天下最质朴之亲情——母爱之伟大。1200年来,带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并历久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孝悌两字的优秀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