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分类:节日手抄报 / 安全手抄报 / 手抄报素材 / 学科手抄报 / 生活手抄报 / 环保手抄报 / 主题手抄报 / 手抄报模板 / 简笔画 / 手抄报推荐 /
首页 >>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揭秘“溜索渡江”:怒族最不可思议的桥的历史典故


2022-08-28 22:35:57 ,,


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耸立、悬崖陡峭,谷中水流湍急、汹涌澎湃。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摆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两岸的怒族人只有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成为当地独特的“桥”。

溜索分类

溜索分平溜、陡溜两种。平溜用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没有倾斜度,来往都可以溜渡,开始用脚一蹬的惯力滑行,滑至江心时会停止,就要手足并用攀至对岸,平溜费时、耗力;陡溜有一来一往的两根溜索,倾斜度大约二十五度,靠着倾斜度,倏地一溜而过,互不影响。

溜索有竹索、藤索、钢丝索。竹、藤索是用十多片竹、藤精心编扭而成,十分结实,两端各系在粗壮的树干上或突兀的岩石上,用挖成半圆凹槽的栎木作滑板,往溜索上一卡,再把长长的麻织的绳子一折为二,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绳之上,再用余下的绳子兜住大腿。

另一股勒住腰杆,打牢扣结,双手紧抱溜梆,头一偏,脚使劲一蹬树干或岩石,腿一曲,顿时临空,朝对岸飞去;钢丝索配有先进的滑轮。

溜索是怒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设施。溜索的制作方法,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然后横拉于江河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即成溜索。人们用溜板(溜梆)作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溜板是长四公分,宽约两公分的槽形硬木,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用以拴绳的长孔。

使用时将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绳或皮条穿过长孔,牢系于腰间,然后以仰卧的姿势手握溜板,即可以顺势滑下。溜索有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没有斜度,来往都可以溜。

但这种方法比较吃力,因为溜索中段会自然下垂,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后,还要借助四肢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对岸滑行。陡溜需要一来一往两根溜索,它一头高,一头低,有一定的倾斜度。这种方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伤,需格外小心。

怒族人发明和使用的溜索,据说最早是看见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示的。同时,过溜索要有胆量、技巧。每逢年节,沿江各村寨都要举行过溜索比赛。

目前已成了一项民族运动项目并挤身于民运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溜索这种传统交通工具仍然横亘于怒江之上。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揭秘“溜索渡江”:怒族最不可思议的桥的历史典故, ,, 您还可以浏览 节日手抄报 / 安全手抄报 / 手抄报素材 / 学科手抄报 / 生活手抄报 / 环保手抄报 / 主题手抄报 / 手抄报模板 / 简笔画 / 手抄报推荐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手抄报模板    www.xsbhly.cn      Sitemap    Baidunews
版权所有:手抄报网 ALL right recesived。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