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梅花白莲神仙眷,侣撷花点画两情相依!方婉仪和罗聘


方婉仪,祖籍安徽歙县呈坎,生于雍正十年(1732)6月24日,此日据传为荷花生日,方婉仪有“我与荷花同日生”之句,自号“白莲”、“白莲居士”,是清代著名女画家。方婉仪出身书香之家,其祖父方愿瑛,康熙年间曾任广东布政使,父亲方宝俭,曾任国子监教习。天资聪颖的方婉仪自幼就随父与姑母方颂玉学习诗画,因“习诗书,明礼度,兼长于诗画”,少年时即在扬州城小有名气。著有《学陆集》、《白莲半格诗》等。

18岁那年,方婉仪嫁给了当时就颇有才名的罗聘为妻,婚后住今扬州弥陀巷46号,两人育有二子一女。罗聘被称为“扬州八怪”殿军,他的儿子罗允绍、罗允缵,女儿罗芳淑都擅长画梅花,因此他们一家也被誉为“罗家梅派”。

乾隆二十八年(1763),方婉仪曾与丈夫合作一幅《梅花图卷》,在画作的题跋中,记载了一个颇有情趣的小故事,成为两人爱情的见证。该画高22厘米、长128厘米,画中密萼繁枝,千万朵梅,有的洋洋洒洒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骨朵儿;梅花的枝干,极横斜之妙,舒展有致、远近分明。展观此卷,“万玉纷满纸”,冷艳清香,撩人眼目。

画卷的右端有一长段题跋:“野梅如棘满红津,别有风光不受春,画毕自看还自惜,问花到底赠何人。癸未夏六月仿王元章繁枝梅花。赵子固云:‘浓墨点椒大是难事。’予画此卷三日始成,内子白莲展观再四,嫌其不甚分明。晨起,乃摘牵牛花,浸汁,渍其花槲。今观者一目瞭(了)然。予不可不记其苦心也。甲申四月舟遇古豊(丰)又题。朱草诗林中人罗聘。”

乾隆二十八年(1763)夏,罗聘用了三天的时间,画成了这幅梅花长卷,方婉仪看了又看,审视了又审视,还是感觉花与枝之间不很分明,如何使这幅画更加完美,秀外惠中、能诗擅画的方婉仪也许揣摩了一夜,31岁的罗聘画梅已很有功力,去修饰丈夫的梅花图,绝非易事,很有可能毁了这幅画。但如果不修饰,总有些遗憾。

清晨,郁闷的方婉仪来到自家花园,想让晨风驱散一点暑热和烦躁,女人天生爱花,红的、黄的、紫的、粉的,姹紫嫣红的花园使方婉仪安静下来。这一串串粉粉的牵牛花像婴儿的脸,让人顿生爱怜,忍不住轻轻触摸了一下带着晨露的花瓣,似乎连手指也变得粉粉的,突然,方婉仪心头一亮,急切地采了一捧牵牛花奔向书房,《梅花图》长卷还在画桌上,方婉仪迅速将花捣烂,将花汁在梅花花瓣上逐一点染。等罗聘再看到他的《梅花图》长卷时:花枝扶疏,空明一片,牵牛花汁尚未干透,千万朵梅花,盛开的、打着朵而儿的,鲜嫩欲滴。罗聘不由得拍案叫绝!这幅浸透着爱妻心血的作品,让罗聘爱不释手,成了他随身携带的心爱之物。第二年的四月,人在旅途的罗聘思念起爱妻,又想起这件事,于是展卷观画,提笔在画上写下这段题跋,同时也录入老师金农的一首梅花诗,“问花到底赠何人”。

这个故事也是方婉仪与罗聘结婚的精神生活写照,两人虽生活清贫却情趣相投,粗茶淡饭、吟诗作画、自得其乐。日子虽清贫,但却从不愿因为金钱而屈从于富绅权贵。当年曾有扬州盐商令书童携银登门求方婉仪的画作,被她夫妇冷冷拒绝。在绘画上,夫妻二人经常合作共画。清代学者蒋士铨进京路过扬州,曾拿出六尺花绫,请夫妇二人作梅花、牡丹、秋菊寿帐,一晚即成,蒋士铨见之大喜作诗:“两峰为夫,白莲为妻,罗能绍诗书,女有方淑仪,一家仙人古眷属,墨池画笺相扶持。”

方婉仪48岁因病辞世后,翁方纲(1733—1818,内阁大学士,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为其作墓志铭曰:“万卷梅花,一卷白莲,其画也禅,其诗也仙;吾文冰雪兮,与此石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