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贵族满人一向以崇尚弓马为习俗,入关时间长了,才慢慢接受了一些汉族博大文化的熏陶。清代文坛鼎盛,但有名气的满族文人终是寥寥,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一般就认为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乃康熙年代的大词家,太清春则是本文的主人公顾太清了。
罪人之后
顾太清,原姓西林觉罗,本姓西林觉罗氏,名春,字梅仙,号太清,满洲镶蓝旗人,内大臣鄂尔泰的曾孙女,因其祖父鄂昌受文字狱牵连被赐自尽,所以她一出世就成了“罪人之后”。太清的父亲鄂实峰,难以容身于京城,遂以漂泊游幕为业。从太清后来的诗词内容推断,她幼年生活在北京,稍长后曾依他人为生,到过福建、广东、吴中、杭州,自云是“半生尝尽苦酸辛”。
◆ 《定风波·恶梦》
事事思量竟有因,半生尝尽苦酸辛。望断雁行无定处,日暮,鹡鸰原上泪沾巾。
欲写愁怀心已醉,憔悴,昏昏不似少年身。恶梦醒来心更怕,窗下,花飞叶落总惊人。
得遇良人
鄂尔泰的孙女、顾太清的堂姑母,是乾隆皇帝第五子荣亲王永琪的妻子。因为有这层亲戚关系,顾太清经常出入荣王府。永琪的孙子奕绘博学多才,尤精于诗词。他与顾太清同岁,二人情投意合,经常一起吟诗填词,爱情之花终于绽放了。奕绘家族口头流传的说法是太清曾做过荣王府格格们的家庭教师,太清五世孙、当代学者金启孮的《顾太清与海淀》一书就采用了后一说法,认为奕绘与妙华夫人也曾参与辅导读书作诗,姻缘由此开始。
可是,这对有情人要成眷属,却遭到了重重障碍。首先,奕绘已经成亲。幸而奕绘的妻子妙华夫人对顾太清持接纳的态度,而顾太清也心甘情愿给奕绘为妾。第二,也是最严重的障碍,顾太清是罪人的孙女,宗人府直至皇帝都不会批准她嫁入荣王府。对此,奕绘颇费周折,在王府护卫顾文星的帮助下,方才如愿。
为了自己能够顺利嫁入荣王府,太清只好改姓以瞒过宗人府。太清于是假冒顾文星之女,以顾太清的名义上报宗人府,结果顺利地得到批准,道光四年(1824)成为了奕绘的侧室。
太清嫁给奕绘后,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锦衣玉食再无生计之苦,与奕绘流连花前月下,诗词酬唱,深深陶醉;与妙华夫人情同姊妹,和睦相处。因此,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成为这一时期顾太清诗词创作的主旋律。
◆ 《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南郭同游上巳天,小桥流水碧湾环。海棠婀娜低红袖,杨柳轻盈荡绿烟。
花艳艳,柳翩翩,断魂花柳又春残,夕阳影里双飞蝶,相逐东风下菜田。
道光十年(1830)七月,妙华夫人病逝。奕绘再也没有续娶妻子,而且也没有置妾,身边只有太清一人,朝夕相守,两情一心。
世态炎凉
这种令人陶醉的日子过了九年,顾太清甚至都快忘记了世间愁为何物。然而好景有限,天妒良缘,奕绘突然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抛下了爱妻顾太清和一双儿女离开人世。太清时年40岁,然而,顾太清尚未从丧夫之痛中解脱出来,一个沉重的打击又接踵而至。
十月二十八日,距奕绘逝世仅一百多天,顾太清便被婆婆、奕绘的生母王佳氏逐出家门,“奉堂上命,携钊、初两儿,叔文、以文两女,移居邸外,无所栖迟,卖金凤钗,购得住宅一区”,聊以安身。而奕绘的大儿子载钧,妙华夫人所生,横暴不仁,连父亲的陵园都不经意,对顾太清这个“庶母”及太清所生的子女,就更不放在眼中了。
对于这段屈辱的生活,顾太清曾“赋诗以纪之”:“仙人已化云间鹤,华表何年一再回。亡肉含冤谁代雪?牵萝补屋自应该。已看凤翅凌风去,剩有花光照眼来。兀坐不堪思往事,九回肠断寸心哀。”“亡肉含冤”用的是《汉书·蒯通传》中的典故。有一家夜里丢了肉,婆婆以为是媳妇偷的,盛怒之下将媳妇逐出家门。后来幸亏有人出面证实说肉是被邻居家的狗给叼走了,为媳妇洗雪了冤屈,才得以重返家门。顾太清以此影射自己含冤被婆婆逐出家门一事。
孤儿寡母的困苦,加上世态的炎凉,使顾太清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甚至多次想到自,只是考虑到儿女尚未,不能辜负丈夫的重托,才忍辱负重,勉强支撑下来。
关于顾太清被逐出家门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的研究者认为,那是由于顾太清与龚自珍有婚外情所致,而且在龚自珍的诗词中还找出了吟咏婚外情的佐证。但是,这种说法也遭到了一些学者们的驳斥,认为这纯属编造的绯闻。
这一时期,顾太清有多首哀悼、思念亡夫之作,其一题为《自先夫子薨逝后,意不为诗,冬窗检点遗稿,卷中诗多唱和,触目感怀,积习难忘,遂赋数字,非敢有所怨,聊记予生之不幸也,兼示钊初两儿》。如此感情,而称其置家庭名誉不顾,去与一个风流文人龚自珍搞什么婚外情,真不知从何说起。
◆ 《自先夫子薨逝后,意不为诗,冬窗检点遗稿,卷中诗多唱和,触目感怀,积习难忘,遂赋数字,非敢有所怨,聊记予生之不幸也,兼示钊初两儿》
昏昏天欲雪,围炉坐南荣。开卷读遗编,痛极不成声。
况此衰病身,泪多眼不明。仙人自登仙,飘然归玉京。
有儿性痴顽,有女年尚婴。斗粟与尺布,有所不能行。
陋巷数椽屋,何异空谷情。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
高寿而善终
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在民间的清贫困苦的生活,反而激发了顾太清的文学才华,使她成为诗词皆精的女文学家。
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
探得真源何所论,繁枝乱叶尽须删。
渐渐地,顾太清的心在清贫的生活中得到了超脱,能够淡然地对待一切苦难,无大喜无大悲,只要心定气闲,富贵和清贫也并无太大的区别,这种心境全在她的这首诗里。值得一提的是,顾太清晚年还自署“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
风水轮流转,20年后,奕绘与妙华所生长子载钧病逝,因为没有子嗣,只好由顾太清的长孙继嗣。这样,59岁的顾太清和子女又得以荣归贝勒府,颐养天年。光绪三年顾太清以79岁高寿而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