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满族“笊篱姑姑舞”蕴含着怎样的习俗


满族的“笊篱姑姑舞”分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表演者一人扮乡村少女,一手持帕,一手持“笊篱姑姑”偶,掩面出场,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现了少女的活泼、热情、勤劳和坚贞,数名少年欢跃围绕,舞之蹈之,挑之逗之,情趣横生,鲜活生动。 “笊篱姑姑”是由薄木板制作头像,下有手持把柄,头上糊白纸,描绘成俏女面孔,此即“笊篱姑姑”。

“笊篱姑姑”的故事源自满族民间的传说。据传,乡间有一美丽少女,勤劳而善良,聪明而纯贞,倍受村民喜爱。在随父打“年纸”(购置过年物品)的集市上,被邻村恶霸财主见了,遂欲强占为姜,少女严词拒绝。但财主贼心不死,即于元宵节时逼亲而至,少女正持笊篱捞物,矢志不从,撞死家中。村民痛伤不已,为怀念少女,每于正月十五日前祭之。另外,旧时及五十年代农村的秧歌队中亦有一人扮老妇,手持一“笊篱姑姑”,又扭又浪,逗得观众哈哈欢笑。秧歌队中的“傻柱子”贝刂于腰间挂一破笊篱头子(柳条编的),并不糊纸画像,丢当在腰际。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省舞蹈协会理事、抚顺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满族舞蹈家栾榕年与新宾文化馆馆员、满族音乐家宋瑛二人经过长期挖掘、整理,创作成了“笊篱姑姑舞”。十余年来,这一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的舞蹈,不仅在省市获得最高奖,并且推而广之,为东北各满族聚居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欣然接受和首肯,成为满族人民文化生活乃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鲜内容。

满族的“笊篱姑姑”舞源于满族的民间传说和旧时的满族秧歌。传说也好,秧歌也好,反映的都是“笊篱姑姑”。那么,“笊篱姑姑”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与民间的“请仙姑”习俗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顺着这条藤摸下去,探探它的根源吧。

在东北的元宵节习俗中,-有借元夕之日充实自己的民俗活动,如妇女们不仅做面灯卜旱涝,而且还“迎紫姑”、“问姑神”。笔者五六岁时,正月十三四,二位叔伯姐姐,那时都是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她们将年三十晚上煮饺子的柳条编的大笊篱头上糊上白纸,画上眼、眉、口、鼻、耳,涂上红脸蛋、红嘴唇,头上粘一只小花,这就是“笊篱姑姑”了,令我双手擎着,带我去房东头(厕所所在)转一圈,并在烟筒下站一站,不知她们口中哈叨些什么,然后回到屋里。

南炕上放着一张长方形的炕桌。我们上南炕后,让我擎着“笊篱姑姑”,绕炕桌左爬三圈,右爬三圈。而后,让我坐在炕桌南头,面朝北举着“笊篱姑姑”。“笊篱姑姑”亦面朝北,姐姐们开始数道说;“戴上花,披上彩,笊篱姑姑下山来。”“姑姑灵,姑姑灵,俺姐妹卜问什么你可要答应。”于是,开始问卜, “笊篱姑姑”向前点头,即为答应,向后仰,即没答应。在新中国成立前,农村青年妇女中这种“请仙姑”问卜活动是较为普遍的。

东北农村还有一种“冲状”和“律律”习俗,这种习俗至今仍在农村老年妇女中流行。有的小孩子被惊吓了,妈妈往往舀一点水洒在孩子被惊吓的地方,让孩子站在旁边,妈妈一手扶着孩子,下手沾一下洒了水的泥土,摸一下孩子身上,口中念念有词: “不吓,不吓,跟妈在家。”沾下下,摸摸孩子的头说:“摸摸毛,没吓着。”沾一下,摸孩子心口,说“摸摸心儿,魂儿上身儿。”沾一下,摸着孩子的腿,说: “摸摸腿儿,吓不一会儿。”这样重复几遍,待孩子精神好了,安稳了,才算完事。

有时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打不起精神,妈妈们往往让孩子躺在炕上,端来一碗清水,放在炕沿边上,拿三只竹筷子,方头朝下,捏在一起成三角形在水碗中竖立,边立边叨念说:“冲着谁了,快站住。让孩子旺旺兴兴的,我给你烧纸。”这种类似“扶乩”的习俗被称之为“冲状”。还有在水碗上平放一块镜子!镜面朝上,取一只红皮鸡蛋,大头朝下,在镜面上立鸡蛋,边立边说:“冲着谁了;快让孩子平平安安的,我给你烧纸。”这种“扶乩”叫做“律”,或称之为“律一律”。

“冲状”也好,“律一律”也好,心里想着冲着谁了,叨念几遍,筷子和鸡蛋立的时间长了,平稳了,也就自然站住了,也就是冲着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