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参与创作水浒传是现在许多学者公认的,但是其创作者依然被视为施耐庵,而编改者为罗贯中。从清朝开始到民国时期,《水浒传》最流行的就是金圣叹评本也就是七十回本,当时作者的署名就是施耐庵。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浒传》依然是施耐庵,所以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但是后来渐渐的有三种说法:有人认为罗贯中才是《水浒传》的作者,还有人认为是他们两个共同合作的,另一种就是施耐庵是唯一作者了。
罗贯中纪念馆
第一种说法提出后人们用明朝嘉靖时期的郎瑛首提,支持第二种说法的人也用高儒的话来支持,但是郎瑛和高儒同是嘉靖时期的人。这三种说法最早的依据是前面两种说法早,但是不代表后来的施耐庵是唯一作者就是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所著没有异议吧?但是拿这部作品和《水浒传》比,明显就是不同的语言形式,《三国演义》有点带着文言,而《水浒传》则是白话,如果说都是罗贯中所写,许多人都不会认同的。所以第二种说法较为可靠,主创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只是经过了编改,所以明代嘉靖时期高儒的说法“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比较合理。
施耐庵是《施耐庵》的作者,他的著作权该得到承认,当然罗贯中参与创作,我们也该公平的对待。所以基于以上的说法,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作者不为过,但是从广义上将《水浒传》视为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的产物也是正确的。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父亲是谁
提到罗贯中这一个历史人物,我们都很熟悉。说到该人物,不得不提及我国有四大名著,《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红楼梦》是曹雪芹以及蔡锷创作的;。《三国演义》的作者则是罗贯中,但是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的不是罗贯中,而是罗贯中的父亲,罗锦。
罗贯中画照
身为罗贯中这一个流传千古的大文豪的父亲,罗锦并不是一个十分出名的人,甚至可以说罗锦并不成功。在罗贯中十四岁的时候,罗锦的妻子,也就是罗贯中的生母患上了重病。但是,由于罗锦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家中并没有多少积蓄,从而导致自己的妻子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地治疗,最终离开了人世。
为留给自己的妻子治病,罗锦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而罗贯中最终也因为交不起学费,只能辍学,跟随罗锦到苏州学做生意。由于身处的时代较为特殊,正处于战事纷飞的元末明初时期,罗锦没有办法很好的经营,最终罗贯中也弃商从军,投身到了战事当中。
历史上对于罗锦的记载也只是记载到了这里,无法去了解到更多。关于罗贯中的父亲,还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罗贯中的父亲在罗贯中从军之后,将经商所得的资金散发给了穷人;有的说因为罗贯中在军事得罪了很多人,导致这些敌人将矛头指向了罗贯中的父亲,使得经商失败,最终流浪回到了家乡,得以落叶归根。
录鬼簿续编中认为罗贯中实际上是哪里人
《录鬼簿续编》中认为罗贯中是太原人,这本书社会上仅存一本就在宁波天一阁中收藏。据考证《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是贾仲明,生活在明朝初期的,和罗贯中有过前面,当时的罗贯中仅写了三部剧本,《三国演义》等名著当时还没有完成。贾仲明提到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和他投合的人很少,但是两人有交情,但是经过变故,各走一方。
罗贯中的石像
罗贯中年纪比贾仲明要大,重逢的时候贾仲明年纪已经21了,所以年长他10岁的罗贯中该是31,罗贯中于1357年离开张士诚,所以在1364年遇见贾仲明,间隔7年确实有可能写成了某些著作,1366年,赵宝丰去世,罗贯中离开故地前往慈溪,后来的小说都是在1366年到1399年完成的,所以当时贾仲明81岁写完《录鬼簿续编》的时候他已经和罗贯中60多年没有见面,不能确定罗贯中是否已经死亡,所以用竟不知所终来结束罗贯中的人生。相对的,贾仲明也不可能知道这60年里,罗贯中发生了什么。贾仲明的太原人说法在1996年终于有人在太原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的族谱、生活遗迹,因此猜测了600多年的罗贯中籍贯之谜,最后可以确定就是山西太原。
罗贯中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但是小说家在当时是九流之辈,因此历史上对罗贯中的生平知道的人很少,从明清以来,对罗贯中的出生经历争议不断,有段时间有人都质疑《三国演义》是否元代的罗贯中所写,现在这位作者渐渐的露出了真实面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了解罗贯中。
罗贯中的名言赏析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一生作品颇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有许多名句就是从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的,比如“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这句话在许多人的求职简历里面都会出现,那么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呢?
罗贯中的塑像
罗贯中借吕布之口曾经说过“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男子汉顶天立地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作为,怎么能永远在别人的手下做事呢?这句话曾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奋发向上,勇敢的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宽宏大量,何所不容”和许多智慧通达之人一样罗贯中也倡导着宽容、包容。在现今社会,有时你会觉得人之间的距离很远,但有时你又会觉得太近,因此内心的摩擦不断,心态不好的时候经常苛求别人为你做些什么,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别人,你又会是什么立场?有时候人就是自己为难自己,想得开点,不要去要求什么,对别人宽容一点也是对自己宽容。其实罗贯中对历史朝代更替以及人际关系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感觉就是一个规律。
罗贯中是一个阅历非常丰富的人,因为他生于乱世参加过农民起义,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味。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想借三国历史来表达他生活时代的人民的苦难,总结而言战争带给百姓的永远是苦难,带给失败方永远是悲剧。
罗贯中生平介绍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是元明初时期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就是现在我们统称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父亲是一个商人,当时带着罗贯中从北方到了南方的杭州本来罗贯中的父亲是希望儿子从商的,但是后来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因此在父亲的同意下开始结交文人。罗贯中在1356年的时候到了张士诚的门下做幕客,而施耐庵和张士诚有交情,也就在这个期间罗贯中拜师施耐庵。
罗贯中的铜像
罗贯中在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时候施耐庵去世,因此将师傅施耐庵的遗作《水浒传》进行加工,完成作品后罗贯中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的,他为了出版书籍从杭州去了福建的建阳,但是罗贯中的作品并没有被出版。罗贯中的作品除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还有编改了施耐庵的《水浒传》之外,罗贯中还写了《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还有《三遂平妖传》。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作品中成就最大的,从黄巾起义开始最后西晋统一,罗贯中以宏观的角度去描绘了一幅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罗贯中的历史资料中没有明确的显示他究竟是在哪一年去世的,大约估计会是在1385到1388年罗贯中再无消息,而且罗贯中的祖籍当时开始的时候都存在争议,但是后来发现罗贯中的族谱在山西太原,因此学者才肯定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罗贯中在各地留下的足记很多,但是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却很少因此挖掘罗贯中还是要继续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