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中不论绘画艺术,还是造像艺术,宗喀巴大师像都是题材最多的一项作品,可见宗喀巴大师在藏民中崇高的地位,宗喀巴大师更被誉为“第二佛陀”,今天正瀚说石跟大家一起深入了解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大师本名为罗桑扎巴,而“宗喀巴”是后人对他的一个尊称。“宗喀”是距离青海西宁五十里(今塔尔寺附近)的一个地名,“巴”是藏语的语尾音之一。“宗喀巴”原义是宗喀地方的人。
在宗喀巴大师诞生前,曾出现诸多瑞兆,显示他是圣人再世。他双亲曾做过无数次的祥梦,梦见所生的孩子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大威德金刚也曾在净观中告诉宗喀巴未来的上师却杰?敦珠仁钦,说他将于某一年来到安多(东北),成为他的心子。
相传宗喀巴大师脐带落地的地方生出了一棵檀香树,每一片树叶上自然生出狮吼佛的形象,因此此地被称为昆本,意即“十万佛像”。后来格鲁派寺院塔尔寺就建造在该处。
宗喀巴大师不同于一般孩童,自幼即舍世俗幼童的习气,拥有与生俱来的慈悲心、出离心。他聪颖好学,三岁时,由第四世噶玛巴金刚授居士戒。宗喀巴大师七岁时,跟随却杰?敦珠仁钦学习。
宗喀巴大师首先在止贡噶举派寺修习,学习了称为“大印五法”的止贡派大手印法、医学以及更为详细的大乘发心仪轨。随后宗喀巴大师继续游学于藏传佛教各大寺院,学习要取得格西的“五部大论”及印度佛学教义,并参与无数的辩论考场。
据记载宗喀巴大师曾在一次法会中,同时合讲二十九部大论,让僧俗大众,瞠目结舌,叹为观止。所有这些精彩的讲法情形,印藏各地,从未有过。
新志中记载:“宗喀巴学于后藏扎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吐火之幻术,不足为世益,誓洗其风。”
宗喀巴大师忧心当时藏传佛教教律松驰的问题,重整了佛教的戒律,他改戴黄色桃形的僧帽,表示他继承喀且班钦?释迦室利(印度大师)所传说一切有部的戒律,并严格遵行的决心。他所创立的格鲁派成为后来藏传佛教中威望最高的教派(世称黄教),也是至今为止我国藏地第一大教派。藏语系统的佛教徒,大多崇奉他为教主。
(清代 宗喀巴大师唐卡)
宗喀巴大师在学问修持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于教理,他总结大小乘、显密一切教诫理论,而自成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度,一方面又以深刻谨严的态度执择佛教各宗的见地,以中观为正宗,以月称为依止。
宗喀巴大师建立了一套严谨的学经制度和教派理论,一生中著述繁多,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心论》等、其毕生著作达十八卷之多,成为最富名望的藏传佛教宗师,所以被称为“第二佛陀”,藏传佛教尊奉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很多师兄认为莲花生大师创立了藏传佛教,而宗喀巴大师则是使藏传佛教发扬光大的核心人物。
文章开头提到藏传佛教中,不论是唐卡,壁画等绘画艺术,还是石刻、泥塑、木雕、金属等造像艺术,宗喀巴大师像都是题款最多的一项作品,所以宗喀巴大师很多造型,那怎样分辨?
宗喀巴大师对于戒律,矫正旧派佛教的流弊,因此他的教派称为格鲁派,格鲁在藏语里是善律的意思。因为过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黄帽子,宗喀巴也戴上黄帽子,以示重新复兴戒律,故被称为黄教,这也是宗喀巴大师造像的主要标志之一。
常见的宗喀巴大师造像,除了头戴黄色桃形帽(又称通人冠),身著金咖色袒右肩式袈裟,内穿交领式僧衣,这是僧人的典型装束。大师面相慈悲圆润,双目微垂,面露微笑,神态慈悲安详。
宗喀巴大师双手当结说法印,手上各拈一根邬波罗莲花花茎,花茎延手臂而上,花开齐于耳际,金色的莲花盛开在左右肩头。右肩花朵上供智慧剑,剑上装饰有升腾的火焰。左肩花朵上供般若经,因藏传佛教尊奉宗喀巴大师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故经书与宝剑亦成为其身份的标志。这与文殊菩萨的标识相同。
宗喀巴大师的造型以应身像最为常见,而还分写实像、美化像、扎西多卡玛、师徒三尊、五种应身像等。
在宗喀巴大师的右侧,是他的大弟子嘉曹杰。他曾与宗喀巴同为萨迦派弟子,后心悦诚服地拜宗喀巴为师。宗喀巴临终时授以衣帽,令其继位成为甘丹寺第二任法台。他在位期间,一直依据宗喀巴的成规,以戒律为本,宣扬显密教法。
在宗喀巴大师的左侧,是宗喀巴的第二大门徒克珠杰。嘉曹杰让位以后,他成为甘丹寺第三任法台。班禅活佛系统建立后,他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宗喀巴大师与燃灯节
12月5日是藏历十月二十五,藏传佛教信众传统的“燃灯节”。“燃灯节”藏语音译“甘丹昂确”,意为“五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日子。这天藏传佛教僧俗信众都要点燃酥油灯,昼夜不灭,纪念宗喀巴大师,同时祈愿大师赐予聪慧、吉祥和幸福。
宗喀巴大师对佛教的综合、整理,彻底消除学佛人戒律的不净,遣除佛法永住世间的一切障,培养了周遍大地的高僧大德,度化了无边世界的无量众生,重兴佛教,作了无愧“第二佛陀”的伟大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