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伪续的在红迷中恐怕要占99%,在下是那1%的例外。其实,“伪续”二字带有深深的偏见,一是说旁人不该续,除非将老曹从地下拉起来自己写;二是说续得不好。俞平伯就曾认为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周汝昌更是大加鞭挞,说高鹗给《红楼梦》安了一个“坏尾巴”,而在争论问题时,凡是涉及后四十回的,众多的红迷网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那是高鹗续的,说它干吗!
够了!真是这样吗?没有后四十回那还叫《红楼梦》吗?没有结局的故事还能引人入胜吗?断臂维纳斯美不在断臂,而在于她是维纳斯!《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一百二十回。
在下坚定地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红楼梦》后四十回非高鹗续写,一百二十回是一个整体,都是老曹的原创作品!
这个观点其实又分为两个小论点。前一个论点实质上是“证伪”,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但只要一只黑羊就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就像那个老子为儿子代笔的传说,再多的文本分析也不能证明这些不是儿子写的,除非老子自认黑羊自认代笔,而老子又不可能自认代笔,这就陷入悖论,所以“证伪”是很困难的。但是问题来了,当老子和儿子都活着的时候,让他们出来溜溜不就知道谁是黑羊谁是白羊了?如果儿子将“文人相轻”理解为“文人相亲”,那 那就不要装了,在下的理解,无论如何也是写不出《红楼梦》的。
咳!在下又陷入意识流了,现在重新回到高鹗这边。说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的,文本分析同样的难,除非将老曹拉起来当一回黑羊。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索隐和考据,找到一些证据充当黑羊皮勉为其难地相信吧!
但年代已久,挖地三尺恐怕也找不出有价值的证据。所以,在下承认,我不能证明后四十回非高鹗续写。
那么,换个思路,谁能够证明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呢?
对了,找胡适。高鹗续写的说法始作俑者是胡适,胡先生的论据主要是张问陶(张船山)的诗及诗注,张问陶《赠高兰墅鹗同年》中有诗注:“传奇《红楼梦》80回后,俱兰墅所补”中,兰墅者,高鹗也!胡适据此考证出高鹗是《红楼梦》后40回之作者。
仅凭张船山的一句话就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未免太牵强草率了,而且“俱兰墅所补”并非就是“俱兰墅所续”,补一字是补,补一篇也是补,补者,修也,后四十回原著是存在的,高鹗只是修补整理而已。
胡适的另一个理由是,在程高本序中有“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胡认为这是作伪的铁证,因为世间没有这么奇巧的事。
在下这就不明白了,高鹗既然续书,为何又要否认呢?而“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则有力地证明了,老曹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丢失了,散落在民间,在说书者的鼓担得到,在也正常不过了。
所以,胡适不仅不能证明高鹗续书说,反而坐实了在下提出的一百二十回本是一体的著名论断。
在下的另一个小论点是,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都是老曹写滴!只不过后四十回丢失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高鹗,或许还有程伟元在说书人的鼓担上找到了,修补整理成了后四十回。
证明后四十回也是老曹原创要容易多了,只要看一下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风格是否高度相似就可以了。
每一个成熟的作者其写作技巧和风格都是独特的,不容混淆的,是作者鲜明的标签,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在下当学生的时候最喜欢看乡土作家的作品,刘绍棠的瓜棚柳下,贾平凹的商州山野,孙犁的北洋淀情怀,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不用看姓名,就知道是谁的作品。就是区区在下的文章也有一些小特点呀,各位看官能够体会到吧?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写作风格是一致的,在下看了若干遍一直持有这个看法,很多时候,不看回目,一时真想不起是前八十回还是后四十回。
当然,按照脂评的线索,后四十回有不符的地方,比如宝玉出家,掉包计,香菱有了正果,凤姐之死,等等。但诸位看官不要忘了,脂评只是对原著的批注,虽说是相辅相成,但始终是依附于原著的,切不可本末倒置,难道老曹非得要看着脂评来写作?
何况披阅十载,增删数次,与原先的想法不一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十几年中,老曹的思想和写作也是伴随着《红楼梦》不断成长的。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说,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不好看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的真实看法,抑或是矫情,反正在下并无此感,只是觉得后四十回中的头几回,如八十一回、八十二回语言有些呆滞,并没有像在下倡导的那样“文字要像荡秋千那样荡起来”。荡不起来也可能是因为一时体力不够,累了,乏了。
第八十二回黛玉为何劝宝玉读书?这不是她以前的风格呀,不是说好了共读《西厢》么?宝玉也觉得奇怪,进而嗤之以鼻。
这不是黛玉势欲熏心,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自在不,不自在,孩子,真的!不要自己忽悠自己。
老曹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