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郎世宁凭混血画走红清宫的故事


郎世宁,公元一六八八年出生于米兰。郎世宁在公元一七一五年到达中国,后在中国去世。郎世宁墓现在位于北京城西,在欧洲的传教士的墓地里。


郎世宁墓碑

郎世宁墓碑的正中用汉字写着“耶稣会士郎公之墓”,墓碑的左侧则是墓志,墓志是用拉丁文撰写而成的。郎世宁墓墓碑上还刻有乾隆皇帝的旨谕,旨谕上的意思为郎世宁从康熙年间开始便在皇宫里担任职务,一直认真尽职,曾获得三品顶戴,现在圣上加封郎世宁为侍郎,并三百两银子用于料理其后事。由这可见,郎世宁是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更为郎世宁的去世而表示惋惜。

在二十世纪初,一位杜康神父在北京平原地区时找寻到了郎世宁的墓碑,他曾这样记载道,“这墓碑保存十分完美,只是墓碑的基座被沙子掩埋,碑文两侧还刻有两条龙纹。”在古代,龙的一切图案是皇家的象征,郎世宁墓上的龙纹也应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所刻上的。从郎世宁墓的墓碑中,后人不难发现乾隆皇帝对于郎世宁去世的惋惜及对郎世宁的怀念。

正是因为郎世宁在中国清朝长达五十多年之久,中间还经历了清朝三位皇帝的统治。他的作品更是受到君主的喜爱,其中郎世宁的作品不乏有《八骏图》,《锦春图》等的名作,也正正因为郎世宁的作品深入人心,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这想必也是郎世宁墓碑上有乾隆亲自颁布的旨谕的原因之一了。

郎世宁八骏图赏析

郎世宁是清朝时期皇帝的御用画师,他一生画的画很多,人物、风景、动物等等他都有所涉及,但留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都早就已经失传了,而留下来作品中有一副关于动物的名为八骏图的画。


郎世宁八骏图

郎世宁八骏图的作画时间,大约是在雍正年间,而且这幅画虽然是使用中国传统颜料来作的画,但是在人物、马匹和柳树的细节上用的却是西方注重光影的手法,但正是这些手法的使用,才让这幅画显得栩栩如生、具有立体感,郎世宁八骏图这幅画只看一眼,就能很清楚的看见两棵大树、八匹骏马及两个放牧人。

看着画面上偏左方的那棵大树,很自然的就会给人一种高耸入云、距离较远的感觉,而近距离的这棵树,通过它向下弯垂的枝条,明显就可以认出这是一棵年岁不小的柳树,而八匹骏马是用八种不同色彩的颜料画的,其中两匹白马的颜色虽然看似很像,但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左边那匹白中带有一丝暗沉,右边那匹则是白的更为纯净一些,这八匹马的姿势各有不同,会让人越看越觉得真实,两个放牧人虽然看不太清楚表情,但是通过他们的动作也能了解到他们在做什么,一个站在柳树下正向树干上栓绳子,另一个则是在为马匹检查皮毛。

郎世宁八骏图是中国传统水墨画和西洋画的完美结合,得到过乾隆皇帝的大力赞赏,目前这幅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精心保存着。

郎世宁是谁

郎世宁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他专门为宫廷中的人物作画,在清朝时期曾经非常的有名气,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康熙到乾隆三个朝代。他虽然是一个意大利的人,但是却在中国生活了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绘画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郎世宁简介中有着一些相关的介绍,那么郎世宁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郎世宁画作

郎世宁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1688年,本来是一个纯正的意大利人,他原来的名字是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出生在米兰地区,但是在1715年的时候进入了中国,他本来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人,作为一位传教士才会来到清朝,之后因为机缘巧合就进入了皇宫之内,并在宫中创建了如意馆,正式成为一名为大清宫廷服务的专业画师。因为十分擅长绘画和设计的工作,还曾经加入了在圆明园之内设置西洋楼的工作。

另外郎世宁简介中还介绍到他在进入皇宫之后还曾经被康熙召见过,那个时候皇帝已经达到了六十多岁,他本来就十分喜欢艺术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尽管并不是十分看好和信任郎世宁的宗教,但是却一直将他看成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所以对待他也是十分有礼的,在此之后就立即让他成为了画师,并没有给他传教的任何时间。在此之后郎世宁的画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荣耀,超过了许多之前的传教画家以及清朝本土的画师。

郎世宁凭混血画走红清宫的故事

意大利米兰人郎世宁在康熙年间来到了中国,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面唯一一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外国画家,郎世宁在清宫之中的时候,郎世宁是以中西合璧(主要是用西洋绘画的风格杂糅中国古代传统的画法来进行画作的创作的)的手法来进行画作创作的,同时这种作画的风格和手法也被时人称为是混血画。


郎世宁作品

郎世宁的画作因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了很多人的欢喜,同时也在清宫之中渐渐地走红,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郎世宁的绝世画作。

郎世宁凭混血画走红清宫,与前人的谆谆教诲与提点分不开,起初郎世宁作为一个传教士来到了中国,后来郎世宁的传教士身份在中国显然是不能够被人所接受的,郎世宁的心中也是百番的苦闷,幸好得到了汤若望等人的提点,终于郎世宁渐渐地发现了在大清王朝中根本是不能够继续着从前西洋的做派的,因而郎世宁的目标开始了转变。其实也是因为郎世宁受到了点播,郎世宁此开始创作“混血画”的。

郎世宁凭混血画走红清宫,本来便不是意料之外的。郎世宁仔细地考究着中国的传统,才发现了中国古代对于艺术的理解是过于讲究章法的,与西洋的开放的作画风格是极为不同的。于是郎世宁开始进行了中西合璧的创作方式,将中国传统的作画风格与西洋的思想融为一体,最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绘画方式,同时也深得清宫人的喜欢。

郎世宁的生平

宫廷画师郎世宁本来是一位意大利人,但是在1715年的时候他来到了清朝进行传教,当时他很快就和康熙见了面,康熙本身就十分喜欢科学以及一些艺术,所以尽管并不相信他的宗教问题但是却一直对他十分的礼遇有加,于是在此之后就立即将他封为了专门为大清皇室服务的画师,住进了如意馆之中,之后的五十年郎世宁一直潜心作画,取得了非常多的荣耀。


郎世宁作品

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一生,有五十多年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从康熙开始经历了三个朝代的变更,取得了许多其他人所没有的荣耀,他的成就是之前所有进入中国传教的外国画家所不能企及的,同时也让许多本土的画家无法超越。可是郎世宁在为皇室人员服务的时候,身份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只是一个普通的画家而已,而且当时作画的条件也是十分简陋的,所以说他的荣誉是十分难得的,也可以看出郎世宁为了作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1766年,宫廷画师郎世宁在自己七十八岁生日之前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后他的尸骨被埋葬在城外的传教士墓地之中,乾隆对此表示了十分的惋惜和关系,特地让人为他操办了后事,并且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的生平事迹,就连墓志铭都是皇帝亲手写的。他的一生在中国度过了半个世纪,为清朝和国外的艺术做出了许多贡献,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敬仰。

郎世宁白鹘图赏析

公元一七五一年,这一年郎世宁正好六十二岁,《白鹘图》就是郎世宁在这一年创作而成的画作。


郎世宁白鹘图

郎世宁《白鹘图》现在被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整幅画纵度为一百二十一点七公分,横为六十四公分,是在绢上作画。《白鹘图》以一白鹘为绘画的对象,一只通体雪白的白鹘站在松枝上,锋利的双爪紧抓着树干,画中的白鹘似乎听到了一些声响,正准备闻声而起。白鹘身旁的景色如同真景一般,就连松叶也片片清晰可数,小瀑布自然地顺流而下。《白鹘图》具有郎世宁一贯作画的特点,与《锦春图》相似,画中的白鹘以白粉进行细致的描绘,特别是白鹘的眼睛更是被郎世宁画活了。而背景中的景色则运用中国的水墨画风格,将中西方两种画法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整幅《白鹘图》将白鹘的“动”与景色的“活”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郎世宁《白鹘图》上还有落款,落款上的意思为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大学士傅恒进献了一只百鹘,皇帝命郎世宁将这百鹘作于画上。从这个落款中后人不难看出这幅《白鹘图》创作的时间是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当时身为大学士的傅恒向乾隆皇帝进献了一只白鹘,乾隆对此白鹘十分喜爱,便下令郎世宁以此白鹘为题,创作了这幅《白鹘图》。

郎世宁的《白鹘图》属于郎世宁的晚年精品之一,这幅画体现了郎世宁将中西方画法结合起来的特点,价值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