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 )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害赵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陶侃的子孙后代
陶侃有子十七人,但只有九人见于旧史记载,其他都没有什么声名 (《晋书·陶潜传》还记载一子):
陶洪,官至丞相掾,早卒。
陶瞻,字道真,官至散骑常侍、封都亭侯。苏峻之乱中遇害,后追赠大鸿胪,谥愍悼世子。
陶夏,因陶侃功劳封都亭侯,后为长沙公世子。
陶琦,官至司空掾。
陶旗,咸和(326年—334年)末年官至散骑侍郎,封郴县开国伯。
陶斌,官至尚书郎,为陶夏所。
陶称,官至监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为庾亮所。
陶范,小字胡奴,陶侃第十子(一说第九) ,为其诸子中最有名之人,太元(376年—396年)初年官至光禄勋。
陶岱,官至散骑侍郎。
陶茂,官至武昌太守。
侄子
陶臻,字彦遐,有勇略智谋,封当阳亭侯。咸和(326年—334年)中,官至南郡太守、领南蛮校尉、假节。卒赠平南将军,谥曰肃。
陶舆,陶臻之弟,果烈善战,因功累迁至武威将军,后战死,追赠长沙太守。
女儿
陶氏,陶侃第十女,嫁名士孟嘉,即陶渊明外祖母。
孙子
陶弘,陶瞻之子,世袭长沙郡公,官至光禄勋。
陶淡,字处静,陶夏之子,隐居不仕。
陶定,陶旗之子,世袭郴县开国伯。
曾孙
陶绰之,陶弘之子,世袭长沙郡公。
陶袭之,陶定之子,世袭郴县开国伯。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玄孙
陶延寿,陶绰之之子,世袭长沙郡公。刘宋建立后,被降封为吴昌侯。
陶谦之,陶袭之之子,世袭郴县开国伯,刘宋建立后,封国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