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韩愈的代表作有哪些 韩愈《劝学》赏析


韩愈的代表作有哪些

韩愈作为唐代声势活跃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励志于革除当时文风浮华,只追求辞藻华丽和对仗工整讲究音律的弊端。韩愈一直主张,文学创作应当恢复秦汉时期的表意,就是以表达内容为主要目的,概括出来就是“明道”。在这么一个主张和准则下,韩愈创作出了许多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


《师说》是韩愈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完成于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任职国子监期间。文章是写给当时的韩愈门生李幡的,不过韩愈也是借此来批评那些轻视师道,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的。《师说》一文首先肯定了师道的存在,人们的学习必须要有老师的指导。再指出当时社会所出现的弊端,家长所请的老师只知教授句读一类的小类,而解惑的大类却是他们难以启齿的。文末韩愈又以孔子从师为佐证,指出尊重师道是自古就有的,当下的人更不应该抛弃。

《进学解》是韩愈的另一代表作,文章借对学生的教诲,后学生反驳来指出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抒发韩愈怀才不遇和仕途坎坷的不满。文中先是韩愈告诫学生要刻苦努力,只要充实了自己的学识,就不用担心上层的人才选拔,因为他们自会注意到你的。但是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以韩愈自身为例,指出他自小勤奋好学,时刻钻研文学。可是给先生带来的却是不遭理会,怎么做都是过错的结果。实际这是借问答的形式,抒发了作者的郁闷之情。

韩愈《劝学》赏析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人称韩昌黎。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唐时就把他和柳宗元合称为“韩柳”,后世又把他们同宋时的欧阳修、苏轼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曾做过一片关于怎样教与学的文章《劝学解》,以比喻的形式,展现了韩愈对于人才选用和任用问题的看法。


文章《劝学解》全文不过五百字左右,但是其对于事理的分析和见解却是深刻和精辟的。文章大概讲的是韩愈以老师的口吻对他的学生进行劝解,他告诉学生一定要勤于学习,一旦贪玩就会荒废学业。如果不勤加思考,就会随着大流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当今的朝堂是群贤毕集,所以你别担心没人来提拔你,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学业,扩充的自己的学识,自然会有人发现你,将你的才能放到能发挥的地方去。

就在韩愈讲解的时候,一个学生不等他讲完就笑出声来反驳韩愈。其实这是韩愈在文章中特意做出的一种安排,韩愈是借“学生”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反驳道,先生你自己就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每年,每月,每日都会伏在案前研究学问,这是够勤奋了。先生排除异学,弘扬儒学,并且弥补儒学的不足来加以完善,先生可谓是立足了功劳。先生自少年时期就是敢作敢为的人,长大后也是对时政的弊端谏言,但是留给先生的是什么呢?不还是不被人信任,不被人帮助,你的一举一动都被人认为是过错,每在朝中任职都会被人排挤到地方,没有什么功绩。所以说,你先前说的是有问题的,还怎么拿来教导别人呢?

文章以“学生”之口结束,留给读者的是对当时社会弊端的思考。韩愈就是以这种表面平静,内心实则充满感情的言语,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讲述韩愈被贬的故事

韩愈为人正直而不曲求,在他看来一件事是错就是错,不允许有狡辩的余地。韩愈的正义凌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多的体现,同样也反映在他的为官生涯。韩愈说话总是直言直语的,谏言必中要害,语言深刻入理极具感染力。但就是因为这种性子,给韩愈带来了小人的诽谤,带给他多次的被贬经历。


刚任监察御史后不久,关中地区发生大旱,庄家颗粒无收,导致百姓生活困顿,流离失所,过着乞讨为生的悲凉生活。实地查访的韩愈看到这种境况是悲痛难忍,但是主张京城周边事物的李实封锁了消息,谎称百姓安居乐业。韩愈气愤之下,写下了《论天旱人饥状》来反驳李实,但反被李实陷害,被贬连州。两年后,韩愈适逢天下大赦,才离开了连州阳山县。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年初,唐宪宗大张旗鼓的迎接佛骨,这是的长安城都沸沸扬扬,带领国人走起了信佛之路。韩愈立刻写了篇《论佛骨表》上书极力陈述了迎接佛骨一事的荒唐无稽,这会为天下带来灾祸,应该停止迎接佛骨。但是这让处在兴头上的唐宪宗很是恼火,正所谓忠言逆耳,唐宪宗在气愤之余竟然要夺了韩愈的性命。幸亏当时在朝的大臣和一些皇亲贵族们极力求亲,才保留了韩愈的性命。但是被贬是逃不了的,于是韩愈被贬到瘴气十分眼中的潮州,这对常年生活在中原的韩愈来说是一次痛苦的旅程。

韩愈虽然屡次被贬在外,但是这反而彰显了他正直的形象。韩愈也在被贬期间,留下了许多文学史上极为珍贵难得的作品。被贬的经历也丰富了韩愈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这也为韩愈日后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宝贵的财富,所以是祸福相依的。

春雪韩愈诗词鉴赏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七言绝句之作,出自《全唐诗》,诗词构思新颖,联想奇特,令读者深感妙趣横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元和十年,韩愈在朝中担任史馆修撰,知制诰一职,身处北方,思念春雪早至的南方,便将自己的盼春之情付诸笔端。或许对于北方人来说,正值春节,无处寻花的现象是正常的,但对于游历过岭南春色的韩愈而言,这真是一件憾事,感叹北方春色晚至,直至二月才有草芽拔尖而出,甚为惋惜。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韩愈号什么

一般在古时候的人,有些会在名字之外在取个“号”,或者叫“别号”。古时人的“名”,是自出生后就取的用以区别他人的符号象征,而“字”则是他们用意表现自己德行或者是被寄寓希望的意图,不过在名和字之外还有一个别号,这在《周礼》中被解释为美称,也就是说那些德行声望在外的人,才会取个别号让他人称呼。


别号自周朝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取了,比如老子的别号就叫广成子。不过先秦之际,人们取号的行为并不多,见于史册的也就那几人(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未被记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之前,知道的也就像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寥寥数人,不过自唐朝开始,取别号的人却是大涨,这同唐朝处在封建社会顶峰文化发达有关。像李白别号青莲居士,卢照龄别号幽忧子,白居易别号香山居士。

不过韩愈生前没有给自己取个别号,至少在现今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中并没有看到关于韩愈的别号。像韩愈这么声望之大,贡献之深,门徒之广的人,要说被人尊称的别号没有被流传下去,那应该是不太可能的,能解释的就是他没有取。韩愈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开先河,倡导了古文运动。在那个辞藻华丽却没用处的骈体文肆掠的年代,古文运动就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地,给原本沉寂的世间带来了新的生命。

韩愈广招门徒,并将他对文学创作的理念一代一代传了下去。韩愈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在家中病逝,死后的韩愈倒是被追了谥号“文”,因而世人皆尊称他为韩文公。

韩愈图片赏析

韩愈被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于韩愈的长相,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下面就是一张韩愈图片。


在这张韩愈图片中,可以看到,图中的韩愈戴着一顶高高的帽子,帽子上的花纹很像祥云的图案,而他的头发全部梳起藏在帽子中,显得非常的干净。图中的韩愈有着微微上扬的眉毛,他的眉毛不是很粗,相反的,在这韩愈图片中显得有些细长。他的帽子就扣在他的耳朵上面,耳朵支撑着帽子。他的耳朵有些长,占了几乎整张脸三分之一的长度。

他的眼睛是典型的丹凤眼,眼尾细长上扬;他的鼻子有点像是鹰钩鼻,鼻孔稍微有点大,整个鼻梁有些向下弯。相较于鼻子来说,韩愈的嘴巴就显得比较小巧了。他留着细长的小胡子,不是很浓密,嘴巴在胡子的遮掩下就显得有些小巧。图中的韩愈嘴角上扬,显示着他的好心情。他穿着唐朝的服饰,整个人展现出来的便是一种文人墨士的气质。

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但是他的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便去世了,韩愈是有自己的哥哥抚养长大的。将自己定位为孤儿的韩愈从小便刻苦读书,在十三岁的时候便已经能够写文章了。后来,韩愈参加科举,登进士第,开始了他的为官之旅。他曾倡导古文运动,在824年因病逝世,享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