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传奇故事
韩愈是唐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朝为官时期,素以敢于直言,说周围官员不敢言之事,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韩愈不同于常人之处。韩愈的散文和诗词功底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力求革了当时盛行的却毫无用处的浮华的行文之风气。所以韩愈在后世,是被极力推崇的,关于他的故事也是有很多,还都有一些奇幻的色彩。
相传韩愈被贬在地方为官,心情很是不爽,刚好遇到侄子和修仙道士吕洞宾,说他可以上华山游览风景排解郁闷心情。韩愈觉得主意不错,可是苦于华山高险难登,于是被吕洞宾用仙法助其来到顶峰,顿时一览众山小。望着眼前层峦叠嶂,流云飘渺的世界,韩愈的心情顿时大好。韩愈又信步来到通往帝座的南天门边,看到擎天一柱,不免觉得黎明的渺小。
游玩尽兴之后,韩愈想要下山,突然发现上山是别人帮忙的,可是下山更加艰险。华山素来以险峻著称,古时的华山更没有什么护栏。所以几次尝试下山都失败的韩愈坐在一处涯石边是无奈地嚎啕大哭啊,忽然想到一计,他用随身携带的纸张写了封求救信扔下悬崖。这封信最终被山下采药人发现,并被通报了官府。之后官府派人上山救下了被困的韩愈。
当后人来到当年韩愈大哭的并扔求救信的地方时,不觉很是好笑,觉得韩愈当年很是可爱。韩愈的这段逸趣之事,也的确留给了后人无尽的遐想。
韩愈诗作听颖师弹琴审美赏析
《听颖师弹琴》是韩愈所作的一首诗,主要是表现他在听当时著名琴师颖师弹奏琴曲时的感受。全诗并没有交代什么听琴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人物,而是开门见山直接对音乐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诗人通过自己的坐立不安,以及激动的泪流满面来表现音乐的深刻感受,证明琴曲充沛感人的力量。
诗歌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描绘韩愈所听到的琴音。诗歌以两小儿女的絮絮私语比喻琴曲的袅袅升起,本是柔和甜蜜的声音,后又突转风格变的激扬万分,犹如战场上浴血拼般的激烈。然后又再一次转会柔肠的曲调,前后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之势。紧接着又像莺莺啼鸣的鸟叫,仿佛进入了静谧的林中,且林中还有一高傲的凤凰,原本高高在上结果却一跌千丈,甚是悲惨。这其中其实也是暗合了韩愈自身那饱受贬谪之苦的官宦生涯,原本也是要针砭时弊,怎奈怀才不遇。
诗歌的第二部分是写韩愈听曲的感受以及反应,借以侧面表现出颖师的琴声之美妙。诗中的韩愈说自己虽不懂琴曲之妙,但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打动。在听琴声的过程中,韩愈是坐立不安,并且是泪如雨下,连身上的衣襟都被沾湿了,可见琴声的感染力之强。最后道出颖师的琴技高超,认为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颖师却能将人先放进无忧的天堂中,下一刻就能打入水深火热的地狱里。
全诗无论是意境的创造还是遣词造句,都有独到之处。这首诗也被后人推崇为几首写声音中的佳作,和《李凭箜篌引》还有《琵琶行》并立于世。
韩愈图片赏析
韩愈被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对于韩愈的长相,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下面就是一张韩愈图片。
在这张韩愈图片中,可以看到,图中的韩愈戴着一顶高高的帽子,帽子上的花纹很像祥云的图案,而他的头发全部梳起藏在帽子中,显得非常的干净。图中的韩愈有着微微上扬的眉毛,他的眉毛不是很粗,相反的,在这韩愈图片中显得有些细长。他的帽子就扣在他的耳朵上面,耳朵支撑着帽子。他的耳朵有些长,占了几乎整张脸三分之一的长度。
他的眼睛是典型的丹凤眼,眼尾细长上扬;他的鼻子有点像是鹰钩鼻,鼻孔稍微有点大,整个鼻梁有些向下弯。相较于鼻子来说,韩愈的嘴巴就显得比较小巧了。他留着细长的小胡子,不是很浓密,嘴巴在胡子的遮掩下就显得有些小巧。图中的韩愈嘴角上扬,显示着他的好心情。他穿着唐朝的服饰,整个人展现出来的便是一种文人墨士的气质。
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但是他的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便去世了,韩愈是有自己的哥哥抚养长大的。将自己定位为孤儿的韩愈从小便刻苦读书,在十三岁的时候便已经能够写文章了。后来,韩愈参加科举,登进士第,开始了他的为官之旅。他曾倡导古文运动,在824年因病逝世,享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