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节日手抄报 安全手抄报 手抄报素材 学科手抄报 生活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手抄报模板 简笔画 手抄报推荐

楚文化的故乡 兵家争夺的寿县古城


  上下五千年的泱泱中华文明,孕育出数也数不清的文化瑰宝,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那一座座历史悠久而底蕴丰厚的古城,就是数千年光辉岁月留给炎黄子孙的珍贵遗产。那么就让城市文化为你介绍,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寿县古城。

  地处淮河中游南岸的寿县古城,古称寿春,始建于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盘式布局的一座宋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共4次为都,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

  寿县古城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北宋时期的古城墙及古寿春城遗址均为寿县古城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明清以来,寿县古城墙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断进行整修,是我国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

  寿县古城平面略呈方形,面积3.6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7147米,墙高8.33米,宽6.66米。各城门均有内外云梯与城堡连接。古城外东南两方有护城濠,宽约六十余米;城北淝水环绕,城西为尉升湖。

  古城原有四门,东为宾阳门,南为通淝门,西为定湖门,北为靖淮门。四门原都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有“歪门邪道”之说,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原有角楼八所,翼然立于城上,但现均已倒塌。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后来,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城内原建有涵道,与城外相通。东西涵看墙之上,分别镌有“崇墉障流”、“金汤巩固”字样。

  涵口之上筑有月坝,与城墙等高,既利于城内积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节堵阻外水倒灌入城。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滴水不入。同时,通过涵口观察水位,还可以比较城内外水差,这一水利设施,曾被誉为古水利工程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