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文化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婺剧吧。
婺剧发源于金华,是金华最古老的戏曲。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当地的人们有的叫她为农村戏,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因金华历史上素称婺州而得名。她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婺剧在金华这个拥有浓厚艺术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比发源于江苏昆山,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只晚200年。
婺剧是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剧种,艺人多系农民出身。以前,农闲时出外组班演戏,农忙回家生产,直到抗战初期才开始有固定的班社出现,长期流动于乡村演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婺剧在表演艺术上以鲜明生动与强烈粗犷相结合,不但保留了许多傀儡、傩舞、目莲戏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且拥有变脸、耍珠、舞叉、窜火、窜梁、穿、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
“以前,婺剧团的戏班子到了某个村子演出,不管有多忙,大伙都要撂下活去看戏。附近乡村的人,也会赶去凑热闹。如果是专业剧团来演出了,那更是万人空巷,连房顶都会挤满人。”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处处长楼存记向记者描述了他印象中的婺剧。“看戏的时候,最开心的就属小孩子了,不仅能看戏还能吃到许多好东西,那个开心劲就别提了。”每当正月里或到了特殊的节日,金华农村的婺剧团演出,可谓忙的不可开交。这时农村“鸡毛换糖”的小贩也忙着赶过去做生意了。
婺剧的出现也同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写戏人”方景昊的说法证实了婺剧在金华的火爆。方景昊常年在金华农村走动,看哪些村子要演戏,能出什么样的价格,然后根据每个村子的要求,跟相应的婺剧团联系。“现在农村人有钱了,都争着要看戏,比如庙会开光、节庆什么的。尤其是正月里,剧团根本忙不过来。有些好的剧团,一年能演出500多场。”据了解,金华目前有专业剧团10多个,农村剧团近百个,平均一个剧团一年能演出300场左右。婺剧成为金华农村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婺剧老剧种焕发出新光辉
京剧是国剧,可婺剧是京剧的祖宗。戏剧大师、着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前说过:“京剧的前身是徽戏,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得到婺剧中去找。”梅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徽剧进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它源于明朝中叶的弋阳腔和明末的义乌腔,吸收西秦腔、石漮腔等唱腔所塑成。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乱,使大批皖南人移民金华,带入了徽戏,逐渐合流,构成了以徽戏为主体的戏剧剧种———婺剧。
同治初年,金华本地就有徽班30余个,农村的“太子班”(业余徽班)以千计数,足见其盛。当时的艺人,足迹遍及穷乡僻壤,为农民演戏,庙会、集市更显闹猛,有时一个地方,会有两三个戏班同时演出,互相摆行头、亮角色、比高低、争观众,唱“对台戏”,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在长期舞台实践中涌现出一批群众欢迎的名演员。解放初期的有周越先、徐京福、周越桂、徐汝英等;近一些的有郑兰香、吴光煜、葛素云等;再近一些的有陈美兰、张建敏、周志清、朱元昊等人。
婺剧保留了大量优秀徽戏剧目与珍贵史料,如《列国记》、《龙凤阁》等,有的已是海内孤本。不少大戏,至今仍能从婺剧徽戏中找到原来的模样。在表演方面,保留了徽戏许多独特古朴的程式与技巧。以脸谱为例,目前,除京剧外,也只有川剧和婺剧还保留自身的独特的脸谱系统,婺剧脸谱有200多种;又如婺剧的表演方面,上世纪40年代,婺剧服装无水袖,故演员的功夫多在手指与手腕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再如,其行当,角色十分复杂,多达十五六种,角色分工严密,一般不串演,十分讲究。
解放前,老艺人生活艰难,走街串巷,风餐露宿,生活没有保障,长年累月在农村演出,深受农民群众喜爱。解放后,该剧种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1952年底,浙江省文化局以衢州婺剧实验团解散后留省文工团婺剧组人员与大荣和班合并建立浙江婺剧实验团。1956年元旦,以婺剧训练班为基础整顿婺剧实验团,成立了浙江婺剧团。为保留婺剧的地方特色,把原定设在杭州洪春桥的团址改设在金华。
浙婺在坚持为人民群众演出外,还担任了出国演出任务,把这门艺术介绍到国外;在保留传承婺剧传统艺术外,推陈出新,兼收并蓄了其他剧种的长处,取得令人可喜的成就。音乐创造了新的板式,丰富了伴奏乐器;舞美也从简到复杂,有了不少创新;在表演上继承、吸收,使之特色更浓郁;在创作上,整理了《西施泪》、《断桥》、《对课》、《僧尼会》等。
1960年3月18日,毛领袖在观看《对课》演出后,接见演职员时称赞道:《对课》改得好,有新意,神仙斗不过凡人,老不如少,想占便宜的人占不到便宜。令人欣慰的是“又有新声说婺州”。
新一代婺剧人,创造了婺剧的新辉煌。在出作品上,新创作了《白蛇前传》、《贺家桥边》、《梦断婺江》、《江南第一家》、《昆仑女》等,多次获国家奖、省级奖;在出人才上,涌现了陈美兰、张建敏等一批新秀,陈美兰、张建敏获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陈美兰还获文华奖,一批新演员脱颖而出.
在出效益上,浙江婺剧团继承了为农民演出的光荣传统,2003年12月,该团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全国和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在送婺剧下乡同时,2004年该团成立了“三农艺术团”、后又成立“歌舞团”,将更多精彩的剧目献给农村、农民。2006年1月至6月仅半年时间,浙江婺剧团在金华城乡23个村(社区)演出163场。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你可能也喜欢:
浅谈云南结婚习俗与彩礼
云南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与众不同的大连结婚习俗
西安地标性建筑大搜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