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中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绚丽多彩的文化。畲族服饰以朴素大方,实用美观著称,它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畲族服饰更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少有人再穿民族服饰,导致民族服饰逐渐衰弱。现在也有开展些活动呼吁人民保护民族服饰,使它得以传承。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异彩纷呈的畲族服饰文化。
畲族服饰文化的历史
畲族服饰在明清时代,闽,浙,粤,赣等地基本相同。男女“无寒暑,皆衣麻”,周杰:《景宁县志》卷十二,《附畲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通无鞋履”,明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或扎绑腿。“其男子不巾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李拔:《汀州府志》重刊本,卷四五,《丛谈附》,同治六年(1867年)。
“单袷不完,勿衣勿裳”,周杰:《景宁县志》卷十二,《附畲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女性“阔领小袖”,魏蓝:《畲客风俗》,清光绪三十二年(1860年)。“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傅恒:《皇清职贡图》卷三,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素无缠足之习”,余绍宋:《龙游县志》卷二,《地理考5风俗》。
发式因地域不同,婚嫁与否而差异明显,或“高髻垂缨”,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卷五,《人类》,或“裹髻以布”,李拔:《汀州府志》。或“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皆五色椒珠”,周杰:《景宁县志》……福建永定巫宜耀《三瑶曲》赞叹畲女丰彩:“家家新样草珠轻,璎珞妆来别有情。不惯世人施粉黛,明眸皓齿任天生”,转引杨澜:《临汀汇考》卷三,《风俗考5畲民附》。
畲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汉人。但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畲族服饰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着,并因地域、婚姻状态而纷呈异彩。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
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
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为“笄”。
畲族服饰文化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畲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转变。大多数畲民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穿带有鲜明民族标识的民族服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流行服装。只有在畲族旅游景点或表演舞台及畲族婚嫁庆典上,才能看见畲族人身着民族服装。
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畲族人白天都穿畲族服装,晚上大都又换回时装。更多时候,畲族服饰成为畲族群众在节日活动或民族旅游开发中用于接待游客的礼仪性服饰。畲族服饰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发生了动摇,使得畲族服饰文化走向式微。
您可能也喜欢:
布尔克特毕:哈萨克族鹰舞
大名鼎鼎的畲族绿曲酒
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畲族文化
具民风的哈尼族独特饮食文化